第八章 分鏡繪製,啟動!(第1/2 頁)
大體上,把公司人員穩住後,周尋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看了看手機上,剛剛任命的星之聲的製作進行王靜發來的資訊...
周尋眼光一凝。
動畫創作除開本身的製作能力外,公司在業界的人脈關係同樣重要。
大多數動畫製作公司都沒辦法將一部動畫從頭到尾都用自己的員工獨立自主製作出來。
畢竟養不起這麼多人,成本太高。
製作一部動畫,精簡一點,起碼一二十個原畫師得有吧?然後正常的動畫師,也就是畫中割(中間畫)的人起碼得三四十個,繪製背景的人來個一二十人,上色人員二十個以上。
加上音樂,配音,後期,攝影組人員,管理人員...
哪個環節不是一堆人?
製作一部動畫的總人數,輕輕鬆鬆就能突破兩百人大關。
全自己養,一個月員工開銷就是一個恐怖數字。
周尋前世也就京阿尼這種級別的公司,連外聘臨時原畫師都很少,純“自己人”搞出一部動畫,這也是為什麼這家公司的作品作畫質量這麼穩定的一大原因,別的公司壓根學不來。
周尋前世很多華國動畫迷們看到的島國動畫,驚呼作畫優良。
其實人家島國那邊公司,可能就直接把作畫工作,外包給了華國“吳錫”地區的畫師來進行作畫。
在這種業界環境下,對大多數動畫公司來說,人脈關係,很關鍵。
而就在剛才,星之聲的製作進行“王靜”就發來資訊,他有認識的朋友可以在冬季檔期,幫助夢動畫公司處理製作關於“星之聲”動畫的3d特效環節的工作。
此時,距離周尋任命他為星之聲製作進行這一職位,僅僅半天不到的時間。
製作進行這個職務,可以不懂繪畫,不懂動畫製作,但一定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強悍的人脈關係。
一部動畫這麼多工種的製作配合,全部都得他去溝通,缺人找人,還得按照計劃表,督促各方按照工期完成作業,工作強度大得嚇人。
....
和王靜手機上聊了一會兒天,瞭解了一下王靜介紹的那個團隊的資訊,給他下了確定接觸對方團隊的指令後。
周尋翻開了桌面上專門的分鏡稿畫冊。
拿起畫筆,周尋腦海裡開始回憶起星之聲的原作動畫。
在前世,說星之聲畫風差,基本說的是人物畫風太差,人物的臉部正面看只是圓臉,部分鏡頭側面看就成大餅臉,有時候還會有奇怪的變形,很讓人出戏。
但星之聲這部作品的背景作畫......
周尋即使是以他現在的眼光來看,也認為,比他穿越過來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番動畫都強。
就像秒速五厘米一樣,一部戀愛題材動畫,但它的背景,就是那樣天馬行空。
天空,星辰,光芒,雲朵一組合在一起,瑰麗動人,讓沒有藝術細胞的周尋都能明白,什麼是想象世界的美麗。
手上的筆,在分鏡稿畫冊上開始揮舞下第一筆...
很快,周尋眼神就變得專注和認真。
從小就被父親周啟培養往動畫監督這個方向靠攏的他,可能技能,知識方面掌握還不完全,但分鏡稿的繪製,這完全難不倒周尋。
又不是要把分鏡圖繪製得像宮崎駿那個細節狂魔一樣。
而且嚴格來說,周尋的分鏡稿,還是畫得比小學生水準要強的,起碼有初一學生的水準了。
人畫得像不像,甚至能不能看出是男是女,這不重要。
一個人臉用小圓圈代替,眼睛鼻子這些,隨便幾個點,幾條線代替一下就是。
重要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