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2/3 頁)
墳墓都在蜀地,我心裡很難過,沒有一天不想那邊。
這樣說,也許晉王還會放我們回去。&rdo;劉禪點點頭說:&ldo;你說得很對,我記住就是了。&rdo;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起劉禪,說:&ldo;我們這兒待您不錯,您還想念蜀地嗎?&rdo;劉禪想起郃正的話,就把郃正教他的話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裝出悲傷的樣子,但是擠不出眼淚,只好閉上眼睛。
司馬昭看了他這個模樣,心裡早明白了一大半,笑著說:&ldo;這話好像是郃正說的啊!&rdo;劉禪吃驚地睜開眼睛,傻裡傻氣地望著司馬昭說:&ldo;對,對,正是郃正教我的。&rdo;司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從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司馬昭這才看清楚劉禪的確是個糊塗人,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就沒有想殺害他。
劉禪的昏庸無能在歷史上出了名,後來,人們常用&ldo;扶不起的阿斗&rdo;
比喻那種懦弱無能、沒法使他振作的人。
109 王濬樓船破吳
司馬昭滅了蜀漢之後,還沒有來得及攻東吳,就病死了。他的兒子司馬炎把掛名的魏元帝曹奐廢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這就是晉武帝。
從公元265年到316年,晉朝的國都在洛陽,歷史上把這個朝代稱為西晉。
西晉建立的時候,三國中唯一留下來的東吳早已衰落了。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是殘暴出了名的。他大修宮殿,盡情享樂不算,還用剝臉皮、挖眼睛等慘無人道的刑罰鎮壓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透了。
公元279年,晉朝一些大臣認為時機成熟,勸說晉武帝消滅東吳。
晉武帝就決定發兵二十多萬,分幾路進攻東吳國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
鎮南大將軍杜預打中路,向江陵進兵;安東將軍王渾打東路,向橫江(在今安徽省)進軍;還有一路水軍,由益州刺史王濬(音jùn)率領,沿著大江,順流向東進攻。
王濬是個有能耐的將軍。他早就作了伐吳的準備,在益州督造大批戰船。這種戰船很大,能容納兩千多人。船上還造了城牆城樓,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稱作樓船。
為了不讓東吳發覺,造船是秘密進行的。但是日子一久,難免有許多削下的碎木片掉在江裡。木片順水漂流,一直漂到東吳的地界。東吳有個太守吾彥,發現了這件事,連忙向吳主孫皓報告,說:&ldo;這些木片一定是晉軍造船時劈下來的。晉軍在上游造船,看來是要進攻東吳,我們要早作防守的準備。&rdo;可是孫皓滿不在乎地說:&ldo;怕什麼!我不去打他,他們還敢來侵犯我!&rdo;
吾彥沒有辦法,但是覺得不防備總不放心。他想出一個辦法,在江面險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樁,釘上大鐵鏈,把大江攔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鐵錐安在水面下,好像無數的暗礁,使晉國水軍沒法透過。
過了年,打中路的杜預和打東路的王渾兩路人馬都節節勝利。只有王
濬的水軍,到了秭歸,因為樓船被鐵鏈和鐵錐阻攔,不能前進。王濬也真有辦法。他吩咐晉兵造了幾十隻很大的木筏,每個木筏上面放著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槍。他又派幾個水性好的兵士帶領這一隊木筏隨流而下。這些木筏碰到鐵錐,那些鐵錐的尖頭就紮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掃掉了。
還有那一條條攔在江面的鐵鏈怎麼辦呢?王濬又在木筏上架著一個個很大的火炬。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點就著。他讓這些裝著大火炬的木筏駛在戰船前面,遇到鐵鏈,就燒起熊熊大火,時間一長,那些鐵鏈鐵鎖都被燒斷了。
</br>
<style ty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