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福靈安尋跡覓香妃,太后聞謠曲解意(第2/3 頁)
:“可是……殺手應該是很多人,一路尾隨,為什麼我一點都沒察覺到?”
福靈安憑藉想象,推測道:“跟蹤你的應該只有一個人,而且多半是一個瞭解你的人,才能讓你察覺不到,她沿途留下各種記號,殺手們是跟著記號走的。同樣,臣也是靠這個找到娘娘的。”
“這麼說……”茜琳用感激的眼光看著福靈安,閃現出那種從未曾見過的溫柔:“若不是將軍執意將我帶回,一旦我與兒子相見,我兒子就極有可能死於非命……”
福靈安躬身行禮,道:“娘娘若是感謝微臣,就請以後不要這樣親自到到處尋找微臣,臣愧不敢當。”
茜琳意識到自己有些唐突了,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
福靈安忙行禮退下。
宮廷之人無不是非人,所到之處也無不是非之處。茜琳如今是乾隆最愛的寵妃,一舉一動都在無數雙眼睛的監視之下,足不出戶就有人議論紛紛,何況今日大張旗鼓的尋找福靈安,又私語了有些時間,早又傳出了各色的流言。
茜琳本是無心之人,奈何這些流言很快就傳入了太后耳中。
太后聽說了流言,笑向左右道:“這個香妃,好歹也是回部公主,難道蠻夷之地如此不堪,連男女授受不親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莫禾答道:“不論出身教化如何,香妃娘娘入宮已久,身為皇妃,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有些分寸,此次伴駕出巡,所到之處,無不流言四起,太后若要管教她,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輕嘆著:“哀家才不願意管這些囉嗦事,只是皇帝總不明白,他執意如此寵溺一個沒有教養的女子,用不了多久,臣民就會議論紛紛,說紅顏禍水誤國的故事又要開始了。到時候威脅到江山社稷,皇帝后悔都來不及。”
車隊再次上路,太后讓人將乾隆請到自己的車上,乾隆只好陪伴太后坐著。
太后故意遣出了宮人到別的車上,只有母子二人在車上。太后便不避諱,直接問道:“哀家最近聽到一些關於香妃和福靈安不太好聽的傳言,想必皇帝應該也知道吧?”
乾隆笑答:“皇額娘,這些個謠言,下面的人愛嚼舌根子也就算了,怎麼連您也聽進去了?”
太后似笑非笑,輕輕嘆著:“無風不起浪,這福靈安喪妻已有數年,與香妃又年紀相當,皇帝怎麼就能肯定那只是謠言?”
乾隆不做聲,但心中實在不是滋味,他知道香妃執念於前夫,不可能有其他想法。然而太后說的話,卻讓他突然間意識到自己與香妃的年紀是不匹配的,他的確已經不年輕了。
太后又說:“你有沒有想過,上次香妃為何出面替福靈安求情,那福靈安又為什麼能那麼輕而易舉的尋回香妃?”
聽了這句,乾隆的確感到一些奇怪,但此前並不曾疑心。
太后見狀,便笑道:“哀家也不敢亂猜,可是龍舟遇刺一事,底下的人也有傳言,籌備多日、戒備森嚴,卻還能出那麼大的動靜,若說沒有人裡應外合,實在說不過去。還有被擄走的香妃,也是福靈安帶回來的。可惜,那天離龍舟最近的管事侍衛已經死了……”
乾隆道:“那天死去的侍衛,應該有好幾個吧?”
太后冷笑一聲,道:“那天殉職的確有幾人,但有侍衛可以作證,離龍舟最近站崗的那個侍衛,其實是在福靈安出獄的那天死的,並非與刺客搏鬥時殉職,皇帝有沒有覺得特別奇怪?”
乾隆聽了,心中不免疑惑。
坎曼爾從外面回來,在乾隆一行人又一次歇腳時追上,幾番猶豫,還是來求見香妃,茜琳卻不見她。坎曼爾在門外站了很久,只見萊麗走了出來,手裡拿了一個錢袋子,對坎曼爾說:“公主不想見你,她叫我把這些錢給你,主僕之情就算了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