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要不寫寫薛仁貴傳奇(第1/2 頁)
跟丁老闆打完招呼,張曉返回了家中。
“呂先生,家裡有沒有《元史》?”張曉問道。
“之前已經按照東家的命令,各朝的正史都已經買好,《元史》自然也是也買了。東家怎麼突然想起要讀《元史》了,學生這就去給您找出來。”呂章回答說。
“不急不急,有就行。我後面要寫一本書,現在要再讀一些蒙元的歷史。”張曉說道。
其實張曉心裡也有些後怕,幸好皇帝沒有突發奇提重修《元史》的事情。明朝對於蒙元朝的態度,本來在太祖、成祖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無非就是當朝看前朝了。可是隨著蒙古勢力的再度崛起,特別是土木堡之變還有俺答汗上京“武裝朝貢”的庚戌之變之後,明朝後面的皇帝對於元朝的態度就非常彆扭,最典型的就是嘉靖皇帝把元世祖的牌位從歷代帝王廟裡面挪進挪出。
“東家短短這幾年寫了這麼多本書和文章,如今又要構思大作,學生實在佩服。”呂章說道。
“無非是拾人牙慧罷了,對了呂先生,現在家裡有錢週轉了沒有。如果錢財還有不足的話,可以找我開借,或者再寫一本書也好。回頭我讓丁掌櫃把你那本《射鵰英雄傳》的前傳的錢結清楚。”張曉說道。
“回東家的話,如今學生家裡已經不愁花銷了,都是靠了東家的賞識和抬舉。”呂章說道。
“如此就好,家裡既然安穩了,那你就在這邊安心幫我做事吧,有什麼需要的再跟我說就好。”張曉說道。
“多謝東家照顧。”呂章說道。
難得暫時有些空,張曉拿起來了《元史》的第一冊,開始翻閱起來。雖然《元史》在原時空的史學界被百般嫌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自己要學習蒙元歷史,這一套《元史》怎麼也跳不過去。
不過張曉的書並沒有能看多久,因為李之藻來了。
張曉這次沒有在主廳會客,直接讓李之藻到了自己的書房。
“學生拜見張侍讀,不知小生這次上門,是不是擾了張侍讀的清閒。”李之藻說道。
“說的哪裡話,振之你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張曉說道。
“那日在丁家書局那裡,感覺張侍讀您還有事情要跟丁掌櫃說,就沒有敢多聊。我看了您寫了開頭的《隋唐演義》就有一個想法,既然如今朝廷很有可能要援助朝鮮,何不寫寫以前征戰朝鮮的故事,就比如寫一些薛仁貴徵東的故事。”李之藻說道。
“哦?振之現在想寫這樣一本書?”張曉說道。
“是啊,畢竟薛仁貴將軍雖然比不上秦叔寶和程知節的名聲,那也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武將,寫他的故事,應該也是不愁賣不出吧。”李之藻說道。
“寫薛仁貴的故事倒也沒什麼不好,薛仁貴除了參與了征討高句麗,後面征討突厥的時候三箭定天山,降服鐵勒部十萬部族,這可是記載在正史裡面的。不過李秀才你這又要回家,還要備考,有這個時間寫小說嗎?”張曉問道。
“小生就是突發奇想,倒也沒想這麼多。”李之藻有點不好意思。
“沒事,你的想法很好,如果你沒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寫一個開頭和故事綱要,後面請人捉刀就好。要是伱還在京城久的話,也可以請書局那邊幫你記錄抄書,你口述就好。不過你既然要寫薛仁貴徵東的故事,對遼地還有朝鮮的地理人文,你知道的多不多?”張曉問道。
“這個倒是所知不多。”李之藻說道。
“你要是寫薛仁貴徵東的故事,我是很贊同的,我家這裡書還是比較多的,新舊唐書都有,你都可以借閱。要是說到遼東風土人情的話,我也沒有親自去看過,不能跟你亂講,以免誤導了你。不過你要是想見了解遼東風土人情的人,我可以幫忙引薦。”張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