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2 頁)
。」
一些蘇聯領導人後來被冠以「十月革命的領導人之一」;「重要參加者之一」;托洛茨基從來不需要用「之一」來肯定其歷史地位。1917年9月,在決定性的日子來臨之時,他是彼得格勒蘇維埃主席。十月革命期間,更擔任著關鍵的彼得格勒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即使在電影《列寧在十月》中,人們也能看到,當「麵包會有的」瓦西里掩護列寧四處化裝躲藏之時,斯莫爾尼宮的起義組織領導沒有停頓。若要還原歷史真實,電影中在斯莫爾尼宮具體指揮武裝起義的人應該由史達林換成托洛茨基。
某些時刻,事物需要從反面獲得論證。西方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德·阿寧在評價十月革命時認為,「可以很有把握地說,布林什維克革命的完成,首先有賴於列寧的百折不撓的狂熱和托洛茨基的惡意煽動。」
聯共(布)黨史的一個悲劇在於,從敵方那裡,才能重獲從己方失去的公正。
所以,十月革命後,史達林僅出任民族人民委員。而擔任陸海軍人民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被人們稱作「紅軍之父」的,是托洛茨基。其肖像與列寧並排懸掛。列寧在1922年12月23日至25日口授《給代表大會的信》中,稱托洛茨基是「中央委員會中最有才能的人」。
這是那種極其難以被抹殺的歷史地位。
托洛茨基又是那種時時刻刻都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歷史地位的人,而且語言又極其尖刻。
1927年4月6日,史達林在莫斯科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上發表演講說:「蔣介石也許並不同情革命,但是他在領導著軍隊,他除了反帝以外,不可能有其他作為」;「因此,要充分利用他們,就像擠檸檬汁那樣,擠幹以後再扔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