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白毛姥姥廟(第2/2 頁)
敢保證治下就一定沒個把壞人。
可是,偷供奉死人的蠟燭、供品,這說明什麼?
說明當地的風氣壞了!
一縣的風氣壞了,父母官必然沒有盡職盡責,沒能起到教化人心、導人向善的職責;
一國的風氣壞了,說明整個朝廷都有問題,接下來說不準便有大澤金田之亂。
白浩是個求真講仁的讀書人,骨子裡還有些天真爛漫,把仁義名聲這幾個字,看得比命還重,治理郭東縣,更是竭盡全力,哪受得這個?
這是直接給他腦袋上扣屎盆子!
“子明,你說說可惡不可惡!”
桌子拍得啪啪作響,案上的紙都震得飄了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練過鐵砂掌。
方覺笑呵呵的為白浩斟了一杯茶:“沛然兄息怒!先嚐嘗我這雀舌,雖不是什麼好茶,水卻是山裡泉水,我費了老大力氣挑回來的,甘甜清涼,最能靜心祛火。”
“多謝賢弟。”
白浩接過茶,隨便抿了一口,一肚子心事,也嘗不出個好壞所以然來,重重放下杯子,接著怒道:“我已派人暗中圍住了白毛姥姥廟,只要那小賊敢再次露頭,必然擒拿之!”
劉老摳老孃墳地那一片,是縣裡的公墳地,本地人去世,大多埋在那一片,當地俗稱叫做‘白毛姥姥廟’。
多據說年之前,有個乞丐經過此處,又累又餓,就睡在了墳地之中,
睡到半夜,就覺得有人在推他,
醒來一看,只見面前站著一個雞皮鶴髮的老太太,還帶著幾個青衣丫鬟,說是來給亡夫上墳掃墓的,
老太太見這個乞丐可憐,便從供品中,取了幾個餅子果子與那乞丐吃了,還把乞丐請回她家大宅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乞丐睜眼一看,哪有什麼大宅,自己就睡在一個墳頭上,
周圍還有些帶著血、沾著皮毛的骨頭,也不曉得是人骨還是獸骨,有些甚至都腐敗發臭。
乞丐頓時一陣作嘔,嚇得屁滾尿流,倉皇逃走!
這個故事越傳越玄乎,後來也不斷有人說,在墳地見過白髮老太太,
於是當時的縣令,便在墳地邊修了一座小廟,稱之為白毛姥姥廟,希望白毛姥姥能夠保佑墳地安寧,不擾先人安寧,
久而久之,白毛姥姥廟,就成了縣裡公墳的代稱,
白浩說派人暗中圍住了白毛姥姥廟,其實就是派人暗中盯住了那片墳地,想等賊再次來行竊的時候,抓個現行。
“只是我實在不懂,為何要偷香燭供品?若說供品還能勉強果腹,香燭能做什麼,供奉先人的牛油蠟燭又不能吃,點起來味道和煙霧還大,總不成偷回去給自己先人上供?”
白浩不解的嘀咕說。
方覺心裡不以為然,供品香燭都已然偷了,事又鬧得這麼大,那賊肯定已經得到了訊息,哪裡還會再回來。
沉吟片刻,朝墳地方向看了眼,壓低聲音:“沛然兄,白毛姥姥廟早些年香火鼎盛,這幾年,沒什麼人去祭拜了,漸漸荒廢了下來,你說,有沒有可能,是這位白毛姥姥吃不飽,穿不暖,出手收了香燭供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