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2 頁)
[科幻探險] 《孤獨深處(出書版)》作者:郝景芳【完結】
作者簡介
郝景芳,女。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科,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博士。2006年開始從事寫作,其科幻作品包括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短篇小說集《孤獨深處》《去遠方》。2016年4月,其短篇小說《北京摺疊》獲得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提名。
內容簡介
《孤獨深處》收錄了郝景芳在2010年至2016年間發表的一些科幻小說,從未出版過,此次是初次集結成冊。《孤獨深處》首次收錄郝景芳的雨果獎提名作品《北京摺疊》。郝景芳表示:書名是源於她對科幻小說的感覺。科幻小說構想一個可能性的世界,人站在這個世界的邊緣,最容易感覺到出世和異化。出離世界的感覺是最孤獨的孤獨。
編輯推薦
兩種版本隨機發放。
科幻的字面意義是科學的幻想。科學不應該僅僅是狹義上的科學技術,也應該包括人文科學部分。這兩部分是促進人類進步的一個雙螺旋結構。而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幻想則應該是一種對未來熱情的、積極的思索。科幻作品可以想像,可以天馬行空,但必須有現實的註腳,──《北京摺疊》這個故事明顯是符合這一點的。
在一個被摺疊的城市這樣的大膽設定背後,作者郝景芳注入了她對未來世界的獨立的、嚴肅的思考。故事的整體格調雖然並不明快,但非常有現實感和力量感。《北京摺疊》所呈現出來的思想性,是許多科幻作品所不具備的。
這一點其實不僅僅表現在《北京摺疊》中,郝景芳的其他科幻作品,包括她早期的一些科幻短篇,甚至一些寓言性故事中都有體現(這種立足於現實,飽含人文關懷的思想性無論是在郝景芳的長篇科幻小說《流浪蒼穹》,還是在其短篇合集《孤獨深處》《去遠方》中都有體現,並且始終貫穿)。這也說明瞭《北京摺疊》的寫作,並不是作者心血來潮,而是作者本人一貫的觀察、寫作,堅持的結果。
名人推薦
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第一部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中國人,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本次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入圍雨果獎又掀起新一輪對科幻文學的關注。
──新華網
中國科幻作家獲得國外獎項,是中國科幻小說更多走向世界的一個標誌。希望郝景芳收穫雨果獎。
──雨果獎作家劉慈欣談郝景芳
景芳的小說令人著迷之處在於,它們並不能用單純的科幻、奇幻、童話或者其他文學標籤進行簡單粗暴地概括。它們身上散發著詩意的純粹的光芒,卻又不失對現實細緻入微的觀察與體認,正像景芳本人一樣,展現了中國(個人)在走向世界與開放過程中種種成長的可能性,這種美是獨一無二的。
──科幻作家陳楸帆
在後&ldo;三體&rdo;時代日漸浮囂的中國科幻中,景芳的作品並不大張旗鼓吆喝,但總是吸引你去聆聽。搖曳多姿、細膩唯美的感性筆觸下,有著對世界的冷峻洞察和理性思索,而更深處是一種堅定的力量感,這並非單純是科技發明的力量,而是精神追求自身的完滿、充沛與堅韌。
──科幻作家寶樹
前 言
preface
因為《北京摺疊》的緣故,這本集子大概比較受關注。這是我在2010-2016年之間發表的一些科幻小說,從未出版過,是初次集結成冊。
我之前曾說過,《北京摺疊》是一部構想中的長篇的第一章,但是長篇目前還沒有寫,就暫時把《北京摺疊》先作為短篇收入這個集子。長篇之所以沒有寫,是因為自我感覺還沒準備到位。起初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