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第1/2 頁)
有一次,段思平到蒼山放牛,有頭牛忽然說起話來:「思平為王!思平為王!」山腳下有幾匹正在吃草的馬也向著他呼叫:「思平為王!思平為王!」回到家中,門前的那幾隻雞也對著他齊叫:「思平為王!思平為王!」這些話被大義寧國國王楊幹貞知道。他馬上下令去捉拿段思平。但幾次派人去抓,都因段思平不在家沒有抓著。原來,段思平知道楊幹貞派人抓他,便連夜往北方逃去。
段思平等逃到品甸後,段思平操起長槍,往帝釋山打獵去了。他走到陡峭處,看見一個東西金光耀眼,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副金鞍銀轡。他想這東西今後可能有用,於是,他就把它拿到附近的狗街池中去洗擦。這時,從池中跳出一匹頭如龍頭、身如大象的大紅馬,它一邊大聲嘶鳴,一邊大步往段思平身邊跑來。段思平又驚又喜,就把金鞍銀轡給龍馬配上,跨上馬背,往回家的路上奔去。
段思良和董伽羅尤見段思平空身出門,騎著高頭大馬回來,感到非常奇怪。段思平剛跳下馬來,他二人就追問:「你的馬從哪裡得來的?」段思平把經過向他倆說明後,董伽羅說:「你得神槍、龍馬絕非偶然,這定是天意。」段思平說:「從上關老人相救,到得神槍龍馬,我也覺得像是有位神仙在暗中相助。」董伽羅又說:」楊幹貞暴虐無道,天怒民怨,神仙對你暗中相助,是助你為主的意思,你不應辜負天意民心啊!」從此,他們就開始招兵買馬,加緊操練,準備來日徵討楊幹貞。
有一天,一個賣核桃的人來找段思平,送他一麻袋核桃,段思平撿了最大的一個把它磕開,發現殼中有「青昔」二字。段思平把董伽羅請來,問道:「是吉是兇請軍師直言。」董伽羅說:「青字是十二月,昔字是二十一日,你當王的日子是十二月二十一日。」段思平聽後很高興,對周圍的人說:「我如能當國王,一定好好報答你們,我還要把賦稅減去一半,免除勞役三年,保百姓太平安康。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把大義寧國推翻。」眾人聽了都高興得三呼萬歲。
在攻打大義寧時,段思平把董伽羅請來解釋夢境。董伽羅聽後笑道:「好夢,好夢,此夢再好不過了!」段思平不解地問道:「為什麼說是好夢?」董伽羅說:「公為丈夫,夫字去頭為『天』字,為天子兆也;玉缺嘴,是玉字旁缺一點,即『王』字,為王之兆也;鏡中有影,如人有敵,鏡破無影,這是無敵之兆。這三件事,都是好兆頭,不必多慮。」段思平聽後轉憂為喜,當天下午就帶兵出戰。但一看刀槍林立的關口,他又有點不知所措了。這時,忽然從前面的河水中冒出一位ěi nu,對段思平說:「兵從河尾渡水,馬從上、下沙坪齊進,包你一定成功。得國後,國名改為大理。」說完ěi nu就不見了。
關於段思平的出世和開國,在大理、洱源、劍川一帶,傳說較多,流傳較廣,異說異文都很多。
段思平得神槍、龍馬,以及受觀音教化的神話傳說,不僅有口頭流傳,在《白國因由》、《南詔野史》等史書中都有記載,只是不如民間口頭流傳的那種生動和具體罷了。此外,在眾多武俠中,也有諸多關於段思平的描寫,而且通常被描繪為大理國第一高手,以及六脈神劍的創始人。
段思平的母親叫阿垣,據說是仙胎降世。那時候蒼山五臺峰下,有一棵千年老梅樹,多年不結果。有一年,這棵老梅樹卻結出個李子來。這李子見風就長,只幾個月便長得像冬瓜那麼大。一天晚上,夜深人靜之時,這李子忽然落下來,摔成兩半,一半裡面躺著個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又哭又叫,驚醒了附近的一家姓段的夫婦。他倆剛好無兒無女,就把這小姑娘收養起來。因為她長得又白又胖,就取名叫白姐阿妹。白姐阿妹越長越好看,人又聰明能幹,所以村裡的許多人都前來求婚,但她一個也不喜歡。加上兩個老人也捨不得把她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