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4/5 頁)
的人帶領大家走上抵抗外辱、富國強兵的道路而已。
萬言書寫得情真意切,最有才是中都留守,歷數完顏康數次“挽救危亡”,請他為了百姓,勇擔重責大任。金主也是個人才,凡他信重之人,十有八、九要掉鏈子。要不投敵,要不無能,能幹的他自己還要弄死一、兩個,真正靠譜又能發揮出作用的人少之又少。中都留守,不在靠譜之列。
也不怪他想換個老闆,僕散安貞一死,怎能不心寒?金之忠臣是有的,圍繞在金主身邊的也有一些。至於散落在各地,天子之恩灑不到身上的人,日盼夜盼,盼不到金主振作,如何不起小心思?
金主被這聲勢氣得吐了一回血,卻也阻不了各地不想跟他混了的勢頭。
幸爾忠於金國的官員還有一些,河南並沒有亂,金主眼下還能坐得安穩。便是在河北等地,也有受了金國敕封的官員,硬著頭皮也要與勇義軍打上一場。這個場景令金主頗感欣慰。
***************
完顏康自打想明白了,就沒想一點差評沒有地將事辦圓。定計時無恥又狡猾,該到他上場的時候也絕不含糊。三請三讓的把戲是應有之義,三讓之後,他並非直接登基,而是自號元帥,重領勇義軍,並沒有過份地刺激各方勢力。
自鑄了勇義軍元帥之印,完顏康再次披掛上陣。這一回,號稱是應各地之邀平息匪患、抵禦外侮,同時是巡視境內,以保境安民。遇到金廷所封之官員阻攔,他也毫不避讓地上前“剿”了。
先聖有云“民為重”,百姓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職責,他們想換個老闆,那就換好了嘛。完顏康再不扭扭捏捏地妄想“好名聲”之後,畫風為之一變。雖不至於改頭換面,卻讓底下人覺得痛快得多了,做起事來也更有幹勁,士氣為之一振。
一路披靡。
自陝西出山西,一氣到河北,卻又遇上了一個熟人——張柔。
完顏康萬沒想到張柔同學身為當地土豪,還是個忠臣。眼前的張柔比幾年前見到的時候更顯成熟了一些,唇上蓄起了短鬚,手執一杆長槍,當先衝了過來。本國境內,完顏康一般不開炮,不上火器營。
對外號稱是不忍多殺傷,實際原因卻是火器營一出去,錢花得像流水,有點扛不住。還好在金國境內的“內戰”規模都比較小,對方武力值也比較弱一點,勇義軍直接以數量取勝即可。
張柔衝上來的時候,完顏康便有些吃驚:怎麼自己送上陣來了?以完顏康開掛的情況來看,單打獨鬥,對方就是過來送菜的。
有便宜不佔,那是王八蛋!完顏康拍馬上前,雖馬上輕身功夫受到了限制,還是憑藉靈活的身手將張柔擒了來。四目相對,都有點尷尬。完顏康更無恥一點,率先開口道:“得見故人,我心甚悅。”
張柔也不太好意思了,他接受了金國的任命,以為有了用武之地,然而金主病急亂投醫,不止是給了他官職,還給了許多人官職。這些人裡,君子有,小人也很多,各有各的盤算,自己就先傾軋了起來。其內鬥程度,僅次於宋廷與紅襖軍。張柔心裡苦,也想換老闆。
張柔屬於降得比較委婉的,另一家子就比較直白了。史秉直【1】帶著一家子,包袱一卷,就投了過來。史秉直的理念很明白:亂世將至,保家為上,關鍵是要老闆有前途。原本他是比較看好圍攻中都的蒙古人的,哪知完顏康死咬著給頂了回去了。史家家業不算小,卻又不夠自成一國。當此之時,若不投靠一方勢力,又恐對方將自己視作不合作者予以剷除。權衡一下,史秉直表示,反正跟汴京混是沒前途的,那就勇義軍好了!
時值次年春天,完顏康完全不知道自己揀了多大的便宜,見河北基本平定,開心地宴請了諸位伯樂,加官升職也是應有之義。原本無官職之人,也酌情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