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審稿(第1/3 頁)
在遙遠的京城,姜玉樓的手稿終於郵寄到了《當代》雜誌的編輯部。
編輯部就坐落在京城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內部。
經歷多年風霜,臨街一棟四四方方五層高的樓房已經相當老舊了。這從已經失去了原本顏色的灰色外牆上就能看出這棟建築已經上了年紀。
牆面上一排排窗戶緊閉,是那種最早的鐵窗,鐵窗上鏽跡斑斑,盡顯歲月的痕跡。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院牆不高,是牆墩加鐵藝的欄杆,早年京城的建築,大多數都是這個樣式的。
人們能看到的最外面的建築便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主樓,穿越主樓的走廊的從後門進去,就是出版社的後院了。
這裡還有一棟紅磚樓,要比前樓嶄新光鮮一些,卻是近幾年建成的。
紅磚樓是四層的,跟這個年代的大部分辦公樓都差不多,南北都是辦公室,中間是走廊,牆面是白灰刷的,還用淡綠色的油漆刷了裙底。
走廊的牆上掛著黑板,上面寫著一些內容,黑板報,不外乎是那些人所共知的內容。
到底是編輯部,思想上必須重視。
《當代》編輯部的辦公室是一間朝南的屋子,辦公室的窗邊和牆邊擺放著幾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堆著滿滿的書稿,連地上也摞著一摞用紙繩捆著的厚厚的裝書稿的牛皮紙袋,上邊寫著書稿的名字。
辦公室正左邊有一堵牆,牆上掛著教員的畫像,右邊同樣有一堵牆,上面貼著好幾張紙,其中一張紙是編輯部人員的姓名,職位等。
另一張紙上則是編輯部的排班表和值日表。
此時辦公室裡人並不多,只有兩個人,其他編輯許是在忙著其他工作。
編輯朱勝昌處理完了對以為老作者的催稿後,然後翻出了那些投遞到《當代》雜誌的稿件,一篇篇稿件認真地審讀起來。
由於是新成立的文學雜誌,而且是人民文學主辦的大型文學期刊,國內作家的投遞積極踴躍。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十幾份稿件。
不過,雜誌社的編輯人手並不充足,目前沒有什麼新鮮血液湧入,只有他們這些四五十歲的老同志頂著。
人手少,需要稽核的稿件量很大,工作強度很高。
不過為了雜誌第一期能順利刊發,老同志們都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每天都要坐班,只能每天安排兩三人按時下班。
他負責的僅僅是初審稿件,在通讀整篇稿子的同時注意文章的結構、文法,以及品質,只要這些能夠達到一定標準,就會交給複審編輯稽核。
如今是文學復興的年代,有寫作熱情的愛好者很多,不過真正高水平的稿件卻不多,那些質量參差不齊的稿子讀得朱勝昌直搖頭。
忽然朱勝昌輕輕地咦了一聲,原本懶散地靠在椅子上的他眼睛一亮,身子不由地坐了起來。他擦了擦有些模糊不清的眼鏡,戴好後,便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手中的這份稿件上。
這份手稿的字跡一般,青澀卻不失工整,他讀起來並沒有難度,不像有的作者郵寄的手稿,錯字滿篇,有些還需要他靠猜的才能理解。
粗略讀來,他便知道作者寫的是小說,講的還是清朝時候的故事。
故事的內容大概是李芳桂,後來被人叫做李十三的劇作家的成長史。說是成長史,卻也可以看作是他落地後潛心寫戲本,一生寫了八部本戲,二部摺子戲,民間習慣稱之為“十大本”。
後來,李十三為了民間技藝不失傳,在皇家派出追兵圍剿他時,不惜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住劇本,讓民間藝術代代相傳,大義凜然的背後,是華夏鄉村文人桀驁不馴的錚錚風骨。
全篇三個故事,約莫兩萬多字,作者透過不多的文字,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