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3《西夏書事》卷8。
1《西夏書事》,卷9。
2《長編》卷63,景德三年五月庚申。
分析與考證,準確的數字應是銀萬兩、絹萬匹、錢二萬貫、茶二萬 斤);給內地節度俸;聽回圖往來;放青鹽禁,凡五事。而令德明 納靈州土疆,止居平夏;遣子弟入宿衛;送略去官吏;盡散蕃漢兵 及質口;封境之上有侵擾者稟朝旨,凡七事。&rdo;
即宋保證做到封德明為王,給他金帛緡錢等五項,同時要求德明做 到歸還靈州,遣子弟宿衛等七條,作為交換條件。這些條件德明同意其 中大部分,&ldo;惟以子弟人質及納靈州為難&rdo;,因為德明不同意歸還靈州 和以子弟入質,因此,真宗也就取消了向西夏開放青鹽的禁令。&ldo;故亦 禁如舊&rdo;3。經過多次討價還價,最後求同存異,於公元1006年(景德 三年)九月,正式簽訂了和約。
這個和約的簽訂並非偶然,從西夏方面看,德明之所以同意簽訂和 約,原因有三:第一,與夏州政權因李繼遷長期對宋戰爭而陷入困境有 著直接的關係。&ldo;賊境艱窘,惟劫掠以濟,又藉夏、銀、宥州民之丁壯 徙於河外,眾益諮怨,常不聊生&rdo;1;第二,與繼遷臨終遺囑有關。&ldo;李 繼遷兵敗,為潘羅支射傷,自度孤危且死,囑其子德明必歸宋曰:&l;一 表不聽則再請,雖累百表,不得請勿止也。&r;繼遷卒,德明納款&rdo;2。說 明同宋和解是繼遷臨終前就已商議好的既定方針。德明同意簽訂和約, 只不過是對那個既定方針的貫徹執行,即所謂&ldo;表守遺言,誓修職貢&rdo;3 罷了;第三,與宋遼簽訂了&ldo;澶淵之盟&rdo;有關。由於&ldo;澶淵之盟&rdo;的訂 立,使西夏暫時失去了政治上的聲援。如果德明繼續對宋戰爭,將會使 自己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ldo;由是西夏失牽制之謀,隨亦內附&rdo;4。
從宋朝方面看,這個和約的條款,雖然是宋方主動提出,但並非一 帆風順。如知鎮戎軍曹瑋就曾提出反對意見。曹瑋上疏雲: &ldo;繼遷擅河南地二十年,邊不解甲,使中國西顧而憂。今方其 國危子弱,不即擒滅,後更盛強難制。願假臣精兵,出不意,捕德 明送闕下,復以河南為郡縣,時不可失&rdo;。
只因&ldo;朝廷方欲以恩致德明,寢其書不報&rdo;5。也就是說,當時宋真宗已 經定下了同西夏和解的決心才算作罷。因此,這個和約的簽訂,是宋主 和派戰勝主戰派的產物。
景德二年的和約,是宋夏之間締結的第一個和約。這個和約給夏州 地方政權帶來了一個相對的和平環境,它對醫治李繼遷所造成的戰爭創 傷,鞏固夏州政權,以及發展社會經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同宋締結和約後,德明為了進一步發展大好形勢,鞏固夏州政權, 一方面接受宋朝對他的加官晉爵,當一名&ldo;不侵不叛之臣&rdo;1。如公元 年(景德三年)十月,&ldo;宋以趙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封西平王,給俸 3《宋史》卷466,《張崇貴傳》。
1《長編》卷55,鹹平六年九月壬辰。
2《宋史》卷282,《向敏中傳》。
3《西夏書事》卷11。
4《宋史》卷281,《論贊》。
5《長編》卷63,景德三年五月辛亥。
1司馬光:《溫國文正公集》卷38,《橫山疏》。
如內地&rdo;2。德明欣然接受;另方面,德明一刻也沒有忘記主動向遼討封, 同遼繼續保持聯盟關係。&ldo;遼夏遣金吾衛上將軍肖孝誠齎玉冊金印,冊 為尚書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