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戰子口(第1/2 頁)
子口關南,數百魏軍正舉著盾牌、扛著雲梯悍不畏死地朝不高但逼仄的關牆衝去。
他們的頭上是漫天的箭雨和沉重的擂石,稍一挨著,不是死就是傷,但進攻的魏兵似乎毫不在意,一波又一波地往前衝鋒,不計傷亡,捨生忘死。
此時在後陣觀戰的張合臉上神情變幻莫測,心裡面又是自豪又是傷感,又是自責又是振奮。
自豪的是麾下將士個個不懼生死,沒有辱沒大魏精銳的名聲,傷感的則是軍士們這般蟻附攻關,傷亡實在太大,此刻子口關外已經倒下了滿地的屍體。
而張合自責的是自己沒有率軍及時趕到,以至子口關被漢軍搶先一步佔領,若他帶領的援軍早一個時辰抵達,恐怕就不是今日這般被動的局面了。
至於張合之所以在這個形勢不利的時候還能感到振奮,主要是因為他畢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生平所遇惡戰、難戰、險戰頗多,早已不會因一時之敗而變得方寸大亂。
儘管己方大軍歸路被斷,但此時的他還能保持鎮靜,甚至在見到手下兒郎奮勇廝殺後,心底的熱血也已被喚醒,恨不得親自提刀上陣與眾兒郎並肩作戰。
不過張合終究是一軍大將,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親自上陣廝殺,他把中軍大帳設在距子口關數百步遠的一處山頭上,又效魏彰之前的攻擊策略,將部眾分成十隊,輪流衝殺,確保兇猛的攻勢源源不斷。
眼下子午谷內的魏軍已陷入萬分危急的時刻,張合與曹真、劉曄商議過後,決意憑藉優勢兵力不計傷亡地攻破子口關,以最快的速度為還在百餘里外的主力大軍撤回長安掃清阻礙。
然而漢軍也不是吃素的,魏彰親自守在關牆上指揮部眾迎戰,他雖有厚重的鎧甲護身,但關下魏軍的箭矢亦是兇狠,一個不小心就被一支射來的冷箭劃破了左邊臉頰。
親衛隊長崔萬見少將軍受傷,不禁嚇得大驚失色,急忙近前勸他下關包紮傷口,但魏彰渾不在意,一口拒絕,仍張弓搭箭尋找機會射殺敵軍。
周遭漢軍見主將如此勇武,無不感到振奮,紛紛效仿,高呼酣戰。
夜幕降臨,天地間的一切都歸於靜寂,除了烏鴉的啼鳴和士卒的哀嚎,方圓數里彷彿再無其他聲音。
儘管魏軍分作十隊輪番進攻,可從早上戰到現在,大都體力不支、疲憊不堪。
張合很想點火夜戰,讓猛烈的攻勢一直不停,但見眾軍士已無多少氣力,無奈之餘,也只得下令收兵,好讓部眾休整一晚。
只是越拖下去,局勢就對魏軍越加不利。長安漢軍近在咫尺,發兵增援,一日之內就可到達。張合估計漢軍的援兵只怕已經在路上了。
心中著急,久久不能入睡,張合只好從榻上坐起,披衣去到帳外,一邊望著北方天空晦暗不明的星象,一邊思索破局之策。
其實今夜失眠的不止他一人,就在百里外的一處軍營內,魏國大司馬曹真和軍師劉曄同樣為目前的形勢擔心不已。
二人皆眉頭緊鎖、臉色沉重,雖隔著火爐相對而坐,但岌岌可危的戰局似乎讓他倆感受不到丁點溫暖,反而手腳一片冰涼。
子口關的淪陷本已讓他們心煩不已,今日校事忽然又送來了關中的壞訊息,夏侯儒麾下的三萬騎兵竟然被楊清和魏延殲滅大半,渭水以南再無力量阻擋雍州漢軍東進的步伐,重鎮長安隨時都有被漢軍包圍攻陷的可能。
長安乃西線魏軍的根基,一旦陷落,子午谷內的九萬多魏兵將會成為一支沒有後勤保障的孤軍,到那時就算奪回子口撤至關中,西線魏軍也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曹真也深知這一點,這才邀了劉曄這位智謀之士連夜商議破敵之策。
“子揚公,諸葛亮、楊清他們的目的顯然是要把我中路大軍困在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