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伊之退宿(四)·敵人(第1/2 頁)
敵人:漢語詞語,名詞。含義有兩層:1企圖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損害,或企圖推翻使某人某事遭到損害的人;2互相仇恨而敵對的人或敵對的一方或多方。
一個學生怎麼會有敵人?一所大學怎麼會容忍敵人這個詞存在?
一個學生只要進入學校就會有敵人,一所大學也會包容敵人這個詞的存在。只是程度地輕重而已。
在上大學之前,伊之知道綠茶這個詞,但是因為伊之身邊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所以直到上大學,伊之都只是看見過綠茶、聽到過綠茶這個詞,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和綠茶交過手,但是到了大學就不一樣。
“綠茶”除了表面意思指可以喝的綠茶,它還暗示一種表面上看起來清純無辜、無害可人,但實際上卻心機重重、善於偽裝和玩弄感情的女性。“綠茶”這個梗在網路用語中,多指女性,該詞源自網路社交環境,用來形容具有兩面性的人物特點,尤其是指代那些在人際關係或情感交往中表裡不一、口是心非,甚至有故意引起他人同情或嫉妒等行為傾向的女性。
面對詆譭,正能量的回覆都是:詆譭本身就是一種仰望,大家大可不去在意它,讓詆譭自身自滅。
可是長時間的詆譭它會給受害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傷害,影響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人格詆譭可能會導致受害者社會聲譽的損失,影響其職業和個人形象;人格詆譭還可能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仇恨、報復、暴力等,對社會穩定和安全造成威脅。
夏槲她們對伊之的詆譭從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為了幫助賀以琛追伊之,沒有惡意,只是想試探伊之的反應。可是漸漸地夏槲她們在詆譭伊之的過程中竟然感受到了宣洩的快感,漸漸地也就將詆譭伊之作為生活娛樂的一部分。不僅對伊之進行人身攻擊,而且通常侮辱、誹謗、貶低等行為讓伊之的名譽受損,詆譭的方式不僅是口頭上的,有時也會在網路上進行。
這種行為是違反道德和法律規定的行為,可如果有人縱容那便是另外一回事。
永遠不要小看一個女人的嫉妒心!
“娜娜,聽說伊之她今天會去105宿舍收拾東西,你知道嗎?”夏槲在微信上問餘娜娜。
“嗯,陶藝茹告訴我了。”餘娜娜繼續講道,“並且我現在就在寢室的床上看著她收拾東西!”
“什麼?娜娜,你不會”夏槲繼續講道,“娜娜,你的攝像頭那邊可以遠端分享攝像頭的畫面嗎?”
夏槲聽到餘娜娜正在宿舍用手機看伊之收拾東西離開宿舍的畫面,夏槲就猜到餘娜娜讓陶藝茹偷偷地在105宿舍安裝了針孔攝像頭。
“針孔攝像頭也可以遠端分享嗎?我用針孔攝像頭這麼久了,我怎麼不知道?”餘娜娜繼續講道,“如果可以,槲,你告訴我,我分享給你!剛好我覺得一個人看有點無聊。”
“嗯!”夏槲說完就給餘娜娜打了電話。
在夏槲的指導下,餘娜娜成功地將攝像頭的畫面分享給了夏槲。
伊之在105宿舍收拾東西,餘娜娜和夏槲則在各自的宿舍用手機看著伊之收拾東西的窘迫樣子,就像在看一部有趣的電影一樣。
“槲,你在看什麼?”夏槲看到伊之在收拾自己的衣櫃,因為看不到衣櫃裡面的具體物件,夏槲和餘娜娜抱怨的聲音剛好被進入宿舍的屈琦聽到。
“琦,你回來了,思思和鳶呢?”夏槲繼續講道,“怎麼她們兩個還沒有回來?”
“我們兩個也回來了!”在夏槲話音剛落,苗思思和艾鳶就一起進入了宿舍。
夏槲的宿舍在609,因為宿舍沒有電梯,所以夏槲她們宿舍一行人很少下樓。
看到苗思思、艾鳶手裡各自提著609宿舍接下來一週的所需的零食,夏槲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