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有爹在,無忌就只有他一人。這孩子心思又多,總是顧著這個顧著那個,如今既能和你這般投緣,你就替太師公諸位師叔們好好照顧他,也算是了了我們心中遺憾。”
宋遠橋素來嚴謹,即便是心中著實疼愛親子,也從未和他推心置腹說過這話。他心知宋青書不願離開武當去蝶谷,便和愛子一番坦誠溝通,原想著青書必定是一口應允,未想他扯著嘴皮子“嘿嘿”笑了幾句,乾巴巴的道,“老爹,您別突然這麼說話,我瘮得慌。您還是跟平時一樣說話就成。猛地上演這麼一段愛子情深,我心裡承受能力差,扛不住。”
宋遠橋臉頰不著痕跡的顫動了一下,直覺就想一巴掌呼上他的腦袋。忍了忍,起身道,“你且收拾了隨我來。”邁步走了出去,心中還在不住想著,這孩子既不像他娘也不像我,倒像是半路撿來的。
宋青書拎著鹹菜一樣皺巴巴的包裹走進紫霄宮,眾人盯著他手中那物看了半晌,還是殷梨亭最終忍不住上前嘆道,“青書,讓六師叔來替你重新包好行李罷。”
宋青書卻是一臉的滿不在乎,擺手拒絕,“不用不用。好看難看都是要用,咱不圖這些個花裡胡哨的。”殷梨亭也只得依他。
張三丰喚宋青書走近,笑眯眯的撫摸著他的頭頂道,“青書啊!你素來孝順,太師公對你寄予厚望。如今你無忌師弟獨在蝶谷,你去後,便和他一處做伴,等過個幾月他大好了,你再同他回來武當山。”
宋青書內心對張三丰始終存有三分敬愛,便乖巧點頭,未有多言。況且他也想通——事情已然定下,說多亦是枉然,何不乾脆點頭,圖個好印象算了。
張三丰同武當其他諸俠親送常遇春和宋青書下山,只望著一大一小兩道背影消失在路的盡頭,才反身回大殿。
常遇春帶著宋青書依舊從老河口過漢水,乘船南下,往蝴蝶谷所在的地方行去。
一路上,宋青書不是弄了撿來的石頭打水漂,就是自己做了根魚竿在船頭垂釣,總未有一刻閒下來的功夫。常遇春在武當山上就已看出宋青書對去蝶谷是老大不情願,未想他小小年紀心胸竟能這般豁達,不出半日就將煩悶盡去,只管自娛自樂,當下深覺佩服,上前走到他身旁坐下,問他,“你不是不想去蝴蝶谷的?我看你現在倒也不錯。”
宋青書頭也不回地反問,“那照你這麼說,我該怎麼做?”
常遇春一愣,隨即想道,正是這理。他一個小娃兒,太師公都已發了話讓他同去,也總不能哭著鬧著在地上打滾不肯起身。
常遇春本就是個直氣性子,也未曾深想。按正常年齡來算,現在的宋青書比那張無忌也大不了幾歲,言語行動卻如此老練,著實與他小小年紀不符。現下宋青書這麼一反問,常遇春倒在心裡替他解釋了一番,只覺這孩子爽朗隨性,和那張無忌一樣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又想著,武當派不愧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就連這一小娃兒也這般識大體,當真是後生可畏。
常遇春想起之前和他共乘一船時,他說的那些故事甚為有趣,比起茶館裡那些說書人來得更有意思,心裡既想他再說一段,又不好意思開口,遂咳嗽了一聲起身走開。
小船在渡頭靠岸,常遇春牽了宋青書西行,經過一片叢林過小道,自一面山壁後鑽入,踏上一條曲徑。只見兩邊彩蝶翩翩飛舞,一股清幽的花香撲鼻而來,宋青書深吸了一口氣,心脾瞬間開闊。
兩人行了一個時辰,順著小溪逆流而上,在水岸邊結著六七間茅屋的花圃前停下,常遇春朗聲喊道,“無忌兄弟,你宋師哥來了。”
話音稍落,張無忌從屋裡走出,驚見宋青書,喜不自禁,撲上前去將他一把抱住,笑道,“宋師哥你果真來了。多年不見,師哥可好?”
宋青書被他勒得幾乎岔了氣,好容易推開他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