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山路多波折(第1/2 頁)
清晨的微光灑落大地,空幽的山林間鷓鴣聲迴盪。
空中薄霧繚繞,地上的草叢佈滿露珠。
一路行來哪有想的那麼容易,走累了該休息還是得休息,肚子餓了抓到什麼吃什麼。
在東邊天幕吐出一抹光亮,白毅知道不能再繼續了,爬上一棵粗壯的樹找了個合適的位置便開始睡覺。
作為一個經常上山找菌子的人,山裡在太陽昇起時溫度上升,林間便會升起薄霧。而草片與樹葉上吸附的霧氣一多就成了露珠,這種情況下繼續走下去很容易就把自己弄得溼答答的。作為一隻貓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溼答答的感覺,而且也到了睡覺曬太陽的時候了。
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畢竟一隻貓走路能有多快。野貓平均一天走一百二十公里,那是因為人家需要捕獵。
讓一隻從出生就在城市裡生活的貓,跑出城市以野貓的習性去生存,那是需要一個蛻變過程的。就拿最基礎的捕獵不一樣,山裡的老鼠可不像城市裡那樣肆無忌憚,一樣風吹草動立馬跑回洞穴躲藏。
向著野貓這個目標蛻化,如步行回家一樣遙遠。
可為了能完成回家之旅,只有適應野生環境成為一隻野貓,才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而且覺得非必要不進住宅區,人間煙火雖然美好,但大自然的弱肉強食才是自己應該經歷的洗禮。
青山綠水,薄霧繚繞。
春天的風帶著涼意拂過山間,似要喚醒冬天沉睡的萬物。
樹葉的沙沙聲追著風遠去,薄霧似乎被吹開了口子漸漸消散。
……
白毅睡到熱得受不了才爬起來,靈活睡眠更適合自己。
靈巧的飛身躍下,山林裡清新的空氣叫人心曠神怡,貓貓更是如此。
林間多雜草枯枝,穿梭其中不僅僅需要靈巧的身手,你還需要一身不會粘粘草種的衣物。
白毅一身毛上是各種草的種子,尤其是鬼針草粘粘的最多,得想個辦法找個工具人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作為貓第一天就問題頻出,而且總感覺其實這一夜並沒有走出太遠的距離。
早飯簡單的抓了幾隻昆蟲和壁虎就解決了,這營養餐都快趕上國外那隻傳奇小狐狸了。
那隻名叫“蘭博”的小狐狸,光是這個名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取的。就像故事裡的狐狸列那一樣充滿傳奇色彩,蘭博憑藉一己之力攪黃澳洲政府的本土物種復興計劃。
年幼時父母被獵殺,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被食物誘捕而死。它甚至連捕獵技巧都沒來得及學習,大多是吃昆蟲裹腹。太多的經歷讓它格外聰明機警,五年時間裡各種獵人陷阱都對它毫無作用,它只吃自己捕獲的食物,從來不相信“大自然的饋贈”。
最終打敗它的也不是人類,而是大自然的洪流,與蘭博鬥智鬥勇多年的獵人都為它的消失傷感。
作為一隻生活在本土的貓咪,熟悉城市與人類社會熱愛自然,白毅肯定不可能活得那麼憋屈。
偶爾一頓兩頓吃點嘎嘣脆的昆蟲套餐確實不錯,但頓頓如此就有點難為貓了。而且根本不是牛肉味的,靠昆蟲裹腹那可是需要不少數量,太費時費力還是抓個頭大肉多的才划算。
下山的路雜草叢生並不好走,白毅磕磕絆絆朝著空曠出走。入眼只見一片與天空相輝應的水庫或是湖泊,沿江靠海的城市水資源就是充沛,一路上陸陸續續遇上大大小小不同的湖泊池塘。
該說不說,在水資源豐富的城市做釣魚佬是幸福的,根本愁沒資源。
白毅也見識到了一個個堪比景點的自然風光,當然也有可能就是這座城市的景點之一也說不準。
白毅順著山腳繼續往前,這樣走能避免翻山越嶺。昨夜在這山林裡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