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送兩個哥哥去讀書(第1/2 頁)
第二天,吃了早飯,秦家一家人都準備去風鈴鎮。 秦安良揹著小曦寶,秦時明揹著大寶,葉氏揹著小寶。 秦時雷和秦時風皆是穿著新衣,腰背挺的筆直,似是有一種過新年的感覺。 昨天晚飯後,秦時雷和秦時風還心不甘情不願,對讀書從心底裡有些排斥。 其實,小曦寶能理解兩個哥哥,也是啊,四哥秦時雨已經是童生,二哥和三哥才開始到私塾讀書,確實是有點難為情,他們兩個好像自以為沒四哥有讀書的天賦。 秦時曦對比著她的前世,二哥和三哥現在去讀書確實是有點晚。 但是,古代不是有好多人到了五十多歲還要參加科舉考試的嗎? 兩個哥哥才十幾歲,讀書怎麼能算晚呢。 再說,只要想讀書,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小曦寶窩在孃親懷裡勸導兩個哥哥,“讀書……認字……醫書……藥草……” 秦時風頓時明白了妹妹話裡的意思,是啊,他們讀書認字就可以自己看醫書了,還可以從醫書上認識人參靈芝等各種藥材。 “爹,娘,我同意去鎮上讀書。”秦時風馬上亮明瞭自己的態度,“二哥,你也去吧,咱倆作個伴。” 秦時雷只好同意,“好吧。” 夏氏看了看老二和老三,又看了看懷裡的小曦寶,輕嘆一聲,“唉,難得曦寶還為你們兩個的讀書操心。” 秦安良瞪著兩個兒子,“老二,老三,你們兩個是怎麼回事,以前家裡窮,沒有銀子供你們去讀書,現在家裡有銀子了,讓你們去讀書,還不情不願,我看你們兩個還沒有曦寶懂事。” 看著爹爹生氣了,秦時風馬上說道,“爹,娘,你們就放心吧,到了私塾,我們會像四弟一樣用心讀書,絕對不會讓妹妹為我們兩個操心。” 小曦寶:…… 這次兩個兒子同意去私塾讀書,夏氏很是欣慰。 路上遇到同村的村民,他們互相打著招呼。 得知秦家一家人送兩個兒子到鎮上讀私塾,有不少村民驚訝的不得了。 秦家已經出了一個讀書人,現在又送兩個兒子去讀書,這一年要花多少銀子呀。 這個年代不是誰家的孩子都能讀得起書,讀書不但要給私塾交束脩,平時還要買筆墨紙硯等等,聽說供一個孩子讀書,一年都要花費十幾兩銀子。 十幾兩銀子,碰到好的年景,普通農戶家裡省吃儉用,一年也就能掙下十幾兩銀子。 秦家供三個兒子讀書,這一年至少要花費四五十兩銀子。 真不知道秦家是怎麼想的,秦家是發大財了嗎?還是發瘋了? 不管別人用什麼異樣的眼光看他們,秦家一家人說說笑笑去往小鎮。 到了風鈴鎮,夏氏抱著小曦寶,秦時明夫婦抱著大寶和小寶,他們隨便在路口找了個茶棚歇歇腳。 秦安良先是領著老二和老三到書肆買了兩個小書箱和筆墨紙硯,然後就去了私塾。 風鈴鎮有幾家私塾,按照夏氏的安排,秦時雷和秦時風也去老四讀書的私塾。 秦安良曾經送小兒子到私塾,教書先生認識他。 所以,一切很順利,交了束脩之後,秦時雷和秦時風留在這裡讀書,秦安良則離開了私塾。 老四秦時雨對兩個哥哥的到私塾讀書很是開心,“二哥,三哥,是孃親讓你們來的吧”。 …… 從私塾出來,秦安良很快回到到茶棚,他端起桌子上的一大碗茶,“咕咚咕咚”幾口就喝了下去。 夏氏等他喝完茶水,問道,“怎麼樣,都辦妥了嗎?” 秦安良點了點頭,“都辦妥了,見到教書先生,交了束脩,正好下課,也見到老四了。” 秦時明逗著大寶和小寶,“大寶,小寶,等你們長大了,也要到私塾去讀書。” 夏氏聞言稍有點落寞,大兒子沒能去讀書,終是耽誤了,她溫和說道,“等大寶和小寶到了可以啟蒙的時候,就可以到私塾讀書了。” 葉氏也附和著,“聽說小孩子五歲就可以啟蒙,大寶和小寶五歲就可以讀書了。” 小曦寶像個小大人似的,走到大寶和小寶身邊,伸出兩隻軟乎乎的小肉手,摸了摸兩個小不點的小腦袋,神情很是認真,“大寶……小寶……讀書……好……” 大寶和小寶好像是聽懂了,兩個小不點高興的手舞足蹈,“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