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天懸二日(第1/2 頁)
…………
賈玦不懷好意的打量著晴雯,嘴角微微一揚,眼睛眯成好看的月牙,“識字好啊!幫爺把所有和四書五經有關的書或筆記,都找出來在那堆成一摞。”
“呃……其實我也可以不識字……”
不去理會在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磨洋工的晴雯,賈玦重新找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太師椅上翻開了《國朝會徵錄》……
………
有微風起,一片樹葉飄落下來,打著旋兒不知落向何方。
午後陽光正好,透過軒窗灑進這間寧適的小書屋,照在人身上懶洋洋的。
晴雯機械般的又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放在幾乎都眯成一條縫的眼睛前,胡亂翻了幾頁,就扔到身旁高高的一摞上,小腦袋瓜卻不聽使喚一下一下,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
賈玦慵懶的躺著,小小的人兒整個都蜷縮在椅子上,那本翻了一半的《國朝會徵錄》,被他攤開蓋在臉上擋太陽,不想被這微風一吹,這書“啪”的掉到了地上。
賈玦猛地驚醒,睜開眼就見有個什麼東西糊了過來,條件反射的一抓,攤開手原來是一片被捏的有些殘破的落葉。
微微醒了醒神,賈玦整理了下思緒,《國朝會徵錄》雖然只看了一半,但他卻第一次系統的認識了這個時代的歷史。
原來這大魏朝廷以前吶,和前世也沒兩樣,三皇五帝夏後商周,五霸七雄,秦漢三國,一直到隋唐宋元都沒有問題,唯有在這元末明初之時,堪稱一代傳奇的大明太祖朱元璋沒得了!
咱也不知道他是為什麼沒出山,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反元大業,興許是在涿州要飯的時候餓死了?
但歷史的車輪不會因一朵水花的消亡而停滯不前,這老元朝天怒人怨,氣數已盡,不管有沒有朱元璋,時候到了,他該亡還得滅!
黃河水災,天下饑民無數,餓殍盈野,百姓無生路可活!
於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攪動黃河天下反!一時間七十二路反王,揭竿而起,如星星之火,遍佈天下十三州!元朝左丞相擴廓帖木兒帶大軍剛撲滅了西南,東南又燒了起來,去了東南,西南又死灰復燃!頓時焦頭爛額,天下已成千瘡百孔,難挽天傾!
當是時,世有群魔舞,亦有王者興!大魏太祖劉八一,漢高祖之一百三十四代嫡脈玄孫,天生重瞳,真龍降世!
原本在鄉下種地的他,從田裡挖出祖傳“赤霄劍”,遂斬青蛇祭旗,與一十二位發小兄弟,率八百鄉勇逐鹿中原,亂戰一十八年,最後天下歸一!
本來這就完了,可偏偏在定國號的時候,劉八一與滿朝文武起了衝突!大傢伙都覺得直接承襲漢朝就很好,可劉八一這個莊稼漢子,總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有些自己的執拗。
他堅信當初老劉家的江山氣運,就是被曹魏那起子逆賊給截了去的,所以得國號大魏!比他魏朝還來的大,把氣運再奪回來!
無論滿朝文武,怎麼說都不聽!好嘛,國家是你的,你愛咋咋地吧,大傢伙實在拗不過他,沒辦法只得號了【大魏】!
隨後繼皇帝位,又出事了,大傢伙說劉八一這個名字不雅,讓他改個名……
好嘛,倔勁又上來了,說什麼都不聽!
於是,這就是大魏太祖皇帝劉八一,一個莊稼漢子的傳奇一生。
至於,跟著他一同起兵的那一十二個發小兄弟,則都賜丹書鐵券,封四王八公,其中之二,是一對親兄弟,賈演,賈源,便是如今賈府的先祖,寧榮二公。
大魏氣運昌隆,傳到而今德治帝已歷五代,與古今不同的是,如今卻是天懸二日的政治格局。
十三年前,太上皇以年事已高,不堪國事為由,傳位給了當時還不是太子的德治帝。
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