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曹營議事(第2/2 頁)
”
眾將點頭,最主要的幾個割據勢力,全部臣服,連最強勢的馬騰都要入鄴了,可謂無後顧之憂。
荀攸在軍帳之中,侃侃而談。
“徵調全國善戰之士,屯於後方,隨時輪換。虎豹騎、青州兵也都在路上。我軍士氣大漲,又可隨時輪換,無兵源之憂,則敗因四可解。·”
“丞相修書於孫討虜,使江東群臣思降,上下不能一心。又截住新野數萬百姓,令百姓修家書傳信夏口,使劉備離心百姓。人和已破,敗因五遂解。”
“加封九郡之人,遷劉琮為青州刺史,封列候,加蒯越為光祿勳,位列九卿,自將官以下皆有重賞,使荊襄將士用命,敗因二可解。”
“調天下船隻聚於江陵、襄陽,我軍現有五牙大艦三艘,樓船百艘,艨艟鬥艦各五百,其餘諸船不計其數,風帆相連,氣凌長江,使敵人不可近,則敗因一可解。”
“四時是兵法,地形亦是兵法,我已在江面測了十日,十日裡皆是西風,我軍自西向東,順流而下,何懼違逆四時?若錯過此次機會,等劉備、孫權繼續休養,反而不好。必須冬日行軍,此敗因六之解也!”
眾將議論,皆認為荀攸所言極是。
曹操手中捏著一張信箋,正是當日曹無託張俠交給荀彧的那一張。
那一張上寫了四句謁語,正有“冬日也可借東風”這樣的話,與荀攸所說敗因六的解決方案有所衝突,曹操卻絲毫沒有與荀攸辯駁的意思。
等眾將議論了一會兒,曹操道:“公達果真算無遺策,此戰已無後顧之憂,各位將軍僅需勠力同心,破敵於前!”
眾將齊聲曰:“喏!”
曹操點頭,在竹簡上寫划了一會兒,終於道:“眾將聽令!”
眾將神色肅然,靜待曹操下令。
“傳令。青州兵已到襄陽,章陵太守趙儼所督七軍,各部增青州兵至一萬人。七萬人與漢水水軍協同共進,十日內抵達江夏!”
“傳令。國明亭候曹洪領三萬軍鎮襄陽,安平亭侯曹仁領五萬軍鎮江陵,謹防益州兵馬順流而下、犯上作亂。”
“授印。曹緣劉巴,領騎兵隊千人,自江陵南下,招降荊州餘郡,廣納賢士。”
“傳令,虎豹騎統領曹純於江北伺機而動,來回策應。”
“傳令。都護張喜領一萬軍出淮南,往合肥,協助揚州刺史溫恢、別駕蔣濟守合肥,務必死守合肥,盯死江右。”
“傳令,都亭侯臧霸領一萬軍出廣陵,氣凌京口。”
“傳令,都亭侯李通領一萬軍出汝南,兵壓江夏。”
每一句說完,便有一道令劍落下,被點名的將軍領命離去,不在現場的,則由外邊的傳令官進來,帶著令劍火速離去。
到最後,曹操手中已無令劍,他環視還留在這裡的諸將和眾謀士。
夏侯惇、夏侯淵、蔡瑁、張允、樂進、徐晃、許褚、夏侯尚……
荀攸、程昱、賈詡、桓階、滿寵、董昭、杜襲、劉燁、楊修、令狐邵……
“傳令。餘部眾軍,計八十三萬人,隨我……”
曹操手指沙盤中的夏口,氣吞萬里如虎。
“會師夏口!”
“橫掃長江!”
眾將齊聲,轟然應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