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5 頁)
骨肉相爭,烽火漸熾。
九天之上,虛空之中,一頭白狐豎起九尾,立在女媧娘娘宮前玉階上,俯視人寰,只見天下九州萬邦,狼煙點點,殺氣升騰,四方奔突,絞結難解。吾兒,汝父今已不在,汝等更當相親相愛,卻為何如此?白狐雙肩聳動,一串串淚珠無聲無息滴落臺階,化入虛空。也不知過了多久,白狐轉過頭來,遠眺迢迢瑤池,樓閣玲瓏,皮毛乍起,一雙碧色瞳仁之中似有火光燃燒:帝俊、羲和,你二人如此歹毒,害死我夫,又使我骨肉相侵,天下離亂,你我生生世世,冤仇難解。
良久,白狐瞳中火光黯淡下去,側首依偎在身邊一柄冰涼的青黑鐵劍上:文命,文命,你就在這劍中,我卻見不到你,文命,你可見得到我?還記得我?文命,若能得你復生,我何惜身名性命。白狐轉過劍來,將鐵劍劍尖緊緊壓入胸口,劇痛傳來,心尖碧血源源湧出,化作細細一條紅線,滲入劍身,劍身微微發熱,內中隱隱有一點微光與紅線相連,每過一刻,似乎就壯大明亮一分,周圍無數光點繞著紅線洶湧上下,只是連線不上,似乎甚為焦躁,悉數撲向那點微光,不住撞擊,那點微光左右晃動不已,紅線卻仍是綿綿不絕。
白狐牙關緊咬,雙眼緊閉,面目扭曲,痛苦萬分,只是將那劍尖緊緊壓住,約有半個時辰,終於支援不住,雙爪一鬆,暈死過去。
“女嬌,你這又是何苦?”嘆息幽幽,一名玄衣女仙出現在宮前,蹲下身子,將一顆丹藥喂入白狐口中,半晌,白狐睫毛微微顫動,睜開眼來:“多謝玄女娘娘。”聲音依舊虛弱,卻仍舊抱著那柄鐵劍不放。
“女嬌,當日你拼卻散了萬年內丹功行,擋了天后一擊。娘娘丹藥可以救你性命,療你傷勢,卻不能復你人身,你須當好生將養,方能返本還元,重聚內丹,再得人身,你卻日日以自身精血滋養文命魂魄,似你這般,何日才能重聚人身啊?”
“女嬌與文命生則相依,死則同滅,女嬌便舍了性命,又算得什麼?何況是區區人身,玄女娘娘無須為女嬌擔心。”白狐一如既往的倔強,女仙搖頭嘆息。
“女嬌,娘娘此去瑤池赴會,你心中可有怨恨?”
“娘娘對女嬌和文命恩重如山,女嬌永不敢忘;況娘娘身為教主聖人,做事自有許多難處,這些女嬌都省得,焉敢因私情怨恨娘娘?”
“是啊,這三界之中,聖出多門,教無一統,娘娘也著實為難。”
一人一狐就此無語,共看黃塵清水,齊州九點,如煙似夢。
第十章 人生愁恨何能免
人間世界,烽煙四起,瑤池之上,卻是仙音飄渺,盛會重開,與前不同,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高據首席、清虛天碧遊宮通天教主、太素天青靈宮女媧娘娘與元始天尊並坐大位,帝俊、天后、風雷五行、日月星辰、四海八瀆、十洲三島諸神仙靈下首相陪,三教門下弟子:碧遊門下多寶道人、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無當聖母等諸大弟子、青靈宮門下雲華夫人、風后娘娘、素女、麻姑、姑射仙子、巫山神女等諸位女仙,俱有席位。另有燃燈道人,乃混沌化生,鴻蒙得道,也奉玉虛道法,元始不以尋常門人待之,故此玉虛門人席上,反以燃燈為首,南極仙翁雖為元始大弟子,卻坐了次席,玉虛門下十二弟子及雲中子等人依次而坐。群仙雲集,只有玄都八景宮的那一位聖人老爺仍舊閉宮入靜,靜參至道,不曾前來。
通天教主在席上,側身向元始敬酒道:“道兄今日升座闡揚道法,我無別物可賀,借天帝美酒,敬道兄一杯。”元始亦舉杯曰:“愚兄年長,傳法無成,卻教賢弟取笑了。”一飲而盡。元始天尊卻引滿玉杯敬女媧娘娘道:“人生天地之間,各有命運,小徒與娘娘門下如今都已應劫,娘娘幸勿介懷。”娘娘曰:“不敢。”淺淺抿了一口,彼此無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