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史迪威面色嚴峻,警告他不可輕敵:卡爾迅已經犧牲了。
巴頓愕然半晌,收斂笑容,默默摘下鋼盔,肅立一分鐘。
(384)
日本千葉。內閣臨時辦公處。
在東京不堪使用的情況下,內閣其餘部分也搬到這個小城。在這裡,外相東鄉奉天皇旨意給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發去一封密電:
&ot;天皇陛下極其渴望結束戰爭,然而,英美堅持要求無條件投降。這只能引起繼續流血,使日本遺憾萬分。帝國出於對人類的真誠關懷,希望和平得以恢復。為此,近衛公爵將攜陛下親筆信前往莫斯科,請蘇聯政府為此行提供方便。&ot; ※
佐藤不相信這種行動能產生結果。他在聖彼得堡呆過9年,自1942年以來就擔任大使,對蘇聯人深有了解。
每天一個城市的毀滅,使日本更加迫切地希望透過蘇聯出面為和談斡旋。
幾天後東鄉再次致電佐藤:
&ot;局勢急轉直下,須儘快澄清蘇聯態度。再作努力,並即復告。&ot; ※
※兩者均節選自原電文。
5月,盟軍情報系統得悉,史達林已指示遠東軍區:&ot;對日本投降後的遠東格局,迅速作出有效準備和有利安排。&ot;
中美表示:拒絕任何國家調停。
重慶政府還堅決反對蘇聯向滿洲出兵,並宣示,那涉及中國主權。
邱吉爾首相則同意保留天皇制度。但不願邀請蘇聯參戰,認為已無必要。
5月25日,中美英三國外長在臺灣海峽澎湖列島舉行會議,發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後通諜--《澎湖宣言》。
(385)
滿洲平原。
5月下旬,華北抗日聯軍發動長春攻勢,在公主嶺、四平一帶與日軍再次展開激烈裝甲戰。
史迪威22日飛抵四平,親臨現場。他對林彪4兵團的運動殲敵作戰有興趣;同時也想親眼觀察一下泰勒熱衷的那個傘兵五角陣型。
巴頓將軍雖然第一個進入奉天,但此時林彪兵團已在四平一線作戰。鋒芒直指新京長春了。巴頓於是為語言不通、難以高效率地指揮中國部隊而苦惱,開始抱怨美軍在中國大陸投入部隊太少、他的競賽條件不公平等等……
他的工作主要成了訓練坦克兵。
雖然他不厭倦這種工作,但在激戰方酣的時刻,總覺得不過癮。
他的第3兵團任務是解放遼寧全境,同時插向朝鮮北部,策應半島南端盟軍登陸戰。他讓陳庚參謀長制訂一個殲敵30萬的計劃,但他不滿意--目前完成的還不到二分之一。
巴頓給人的印象是性烈如火、鐵石心腸。但私下裡的他,其實很重情義,愛兵如子。副官戈德曼講起,就在西西里戰鬥中,他到前線醫院看望傷兵,有時就跪在生命垂危的傷員身旁,給他們別上紫心勳章。並常常象母親那樣,俯身在他們耳邊輕輕絮語※……到了中國,他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看望傷兵是他的功課。
這些,羅榮桓政委看在眼裡,並安排隨軍攝影師,作了一些記錄。後來,這成為兩軍交流史上珍貴而有趣的素材。
※史實。
關於戰況進度,巴頓中將略感得意的是,兩天前他派出一支裝甲快速部隊,長途奔襲,逼近了關東軍的戰時指揮部--通化。這個行動再次打亂了日軍部署。
……嗯。按照地域劃分,那裡可是屬於4兵團啊--呵呵,林彪將軍的地盤,巴頓現在想。但那個年輕人卻保持著習慣性沉默,好像也沒有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