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第1/2 頁)
這一年,著名的&ot;民生輪船公司&ot;在愛國企業家盧作孚帶領下,逐漸成為這時期中國的一代船王。而年輕的董浩雲、包玉剛此時剛剛買進自己船隊的頭幾隻美式&ot;自由輪&ot;,開始各自創業的歷程。
(667)
東柏林。菩提樹林蔭大道。
這裡,現在是蘇聯在德國的一塊飛地。由於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和史達林的堅持,蘇聯在東柏林擁有了一片象徵性的佔領區域。
莫洛托夫委員在此地會晤了新上任的馬歇爾國務卿。
雙方代表團談完了正式話題--聯合國籌備、歐洲邊界現狀及遠景、雙邊關係等等之後,這位資深外交家提出一個富有人情味的建議:讓我們&ot;象老朋友一樣,在街邊散一圈步&ot;。
戰後空曠的林蔭大道,黃昏時分沒人打擾,馬歇爾欣然接受了&ot;布朗先生&ot;的邀請。他們之間沒有語言障礙--莫洛托夫的英語水準接近母語。
倆人都記得4年前關於開闢蒙古運輸線的那場對話,莫洛托夫對馬歇爾的雄辯留有深刻印象。他思襯著,這次是否會再次討教一番這個美國人的機鋒。
&ot;將軍,據我所知,&ot;莫洛托夫故意不用&ot;國務卿先生&ot;來稱呼馬歇爾,問話也儘量顯得輕描淡寫:&ot;你們美國,在向中國出售武器。&ot;
說完後他觀察馬歇爾的反應。
&ot;外交委員先生,可是據我所知,沒有。&ot;馬歇爾和顏悅色。&ot;您不能籠統地說你們美國。美國政府沒有這麼做。要區分那是國家行為還是個人行為。&ot;
&ot;當然,是一些企業在幹。我們沒有美國政府參與或指使的確切證據。&ot;莫洛托夫緩和道。
&ot;這就對了。美國的自由經濟體制下,政府不能幹預企業的商務選擇。太平洋戰爭之前的幾個月,美國企業還在向日本供應戰爭物資。而羅斯福總統一旦宣佈了禁運政策,就意味著戰爭進入倒計時。史實就是如此。自由經濟固然有利有弊,但這不由我們選擇。&ot;
&ot;可是將軍,這給我們造成了一些小麻煩。&ot;莫洛托夫開始精明地詢價。
&ot;先生,你要我說服總統實行幹預?取消訂單,宣佈禁運?除非他不想參加下次競選。&ot; 馬歇爾詞鋒犀利。
&ot;那麼,就眼睜睜看著中國人,用美國武器,打我們麼?&ot;
(668)
新國務卿露出驚詫的表情:
&ot;我怎麼記得……戰場好像是在中國境內?我錯了嗎?我還聽說,你的將軍們不很在意中國人嘛。現在有變化麼?你們同樣可以用美國武器打他們。或者,直接用更優秀的蘇聯武器。&ot;
&ot;說話不要刻薄,馬歇爾將軍。&ot;莫洛托夫儘量保持輕鬆語調。&ot;我們這是非正式的、朋友的談話。我無非隨意探討一下。畢竟長期戰爭對世界沒好處--除了那些惟利是圖的資本家。&ot;
&ot;是的,我對戰爭也有深深的厭倦感。儘管我曾是軍人。流血和殺戮應該隨著上次大戰一起消亡。&ot;馬歇爾臉上的表情是誠實的,但摸不透內心。
&ot;將軍,你剛才提到,我們也可以購買美國武器。現在我們來論證一下可能性吧:譬如說……譬如說我們需要一批運輸機。我們自己產量不大,機型也過小。至於用途,主要是和平的,例如向這裡--東柏林的空運。&ot;
&ot;東柏林你們完全可以透過火車,沒有任何限制。運輸機呢,你們需要向波音或者道格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