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第2/2 頁)
艘大型作戰艦隻、1256艘兩棲艦艇、41000多架飛機,300萬現役人員,比皇家海軍和大英國協全部海軍的總和還多一倍。
但復員立即開始了。儘管在某些議員看來,復員過程拖得很長,實際上卻進行得很快,很有效,很徹底。以致一年後現役海軍只留下267艘大型艦隻。
海軍正應了那句老話:物極必反。
軸心國艦隊已摧毀。海上沒有象樣的敵人可以交戰。至於中蘇戰爭,不論殘酷程度如何,在美國人心目中,那還是一場遙遠的、區域性的、陸地的邊境衝突……
海軍部長憂慮著他的海軍。它為打贏戰爭作出巨大貢獻,目前卻岌岌可危。海軍痛感人們忘恩負義,正在為生存而戰,其中並非不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強大的敵對海軍為它提供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周恩來提起中國一句成語:&ot;兔死狗烹、鳥盡弓藏。&ot;
福萊斯特會意點頭,認為這是哲理。並繼續表述思想:
&ot;此外,還有炸彈帶來的可怕希望。
&ot;在原子時代玫瑰色的黎明中,核武器似乎完全排除了對戰列艦、航空母艦這類過時武器的需要。比基尼環礁的水下爆炸,激起直徑半英里的水柱,蘑茹雲直徑達2英里,用作試驗的73艘廢軍艦,迅速沉沒或嚴重毀損。
&ot;人們模糊瞭解到,原子戰爭的危險要比常規戰爭危險大得多;人們還看到,蘇聯,或許還有別的國家,正試圖填補德國和日本留下的勢力真空。&ot;
福萊斯特認為,蘇聯在1955年以前擁有核武器的希望很小。美國將在十年裡享有和平、繁榮以及絕對的安全。而1955年,他希望原子能委員會能達成一項除和平目的外,禁止使用核力量的協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