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番外33(第2/2 頁)
來,這其中還是有著不小的區別的,比如漢朝的儒皮法骨,唐朝基本上也是傳承了這一思想。
而這樣的情況到宋朝又發生了改變。】
【由於某些歷史原因,大宋前期的統治者大多采取以文抑武的策略,利用文官來壓制武將,其目的不言而明。
但這一做法無疑是讓儒家體系的文官權勢得到了空前的膨脹,也將本就地位超然的儒學抬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兩者相輔相成,大宋朝堂上開始出現了真正的“以儒治國”。】
趙禎默默聽著,對照如今的朝堂局勢,天幕說的可不正是眼下的情況。
只是從前未有細想,只覺便是身為帝王也總是多有掣肘,無論他想幹些什麼總有一堆人諫這諫那。
這會兒被天幕一針見血地點出其中緣由,頓覺豁然開朗。
想到這裡,趙禎微微闔眼,誰也不知道在這短短時間裡,他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而在場的一眾文官聽到這會里卻是紛紛暗道不妙。
先不說天幕這絕對稱不上友善的說辭聽在官家耳中對方會做何感想,此時的他們已經顧不上這點了。
相比而言,眼下他們更擔心的還是名教大義!
但凡懂史之人,誰不知道那位最是不待見儒家?與之相對的便是其對法家的絕對看重。
莫非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無法避免?
不行,絕對不行!
涉及道統之爭,他們絕不會輕易妥協!
哪怕始皇再生也不行!
想到這裡,不少人看向范仲淹的目光都帶上了埋怨。
知道你範相公是大忙人,但你再忙也不能忽視了對儲君的教育啊,看這事辦的,虧你還是儒門學子呢!
要不是同朝為官多年,彼此也算知根知底,我們都要懷疑是隊伍裡出現了叛徒!
看來,以後無論說什麼,殿下的教育都不能讓這嗣插手了。
察覺到從周圍傳遞而來的不善目光,范仲淹在震驚之餘,也唯有苦笑。
【宋世祖和他的祖輩們不同,哪怕大環境使然,從小接受著儒學啟蒙,更是被范仲淹、晏殊、歐陽修、呂夷簡等一干當世大儒、朝中名臣傾心教授,但有些刻在靈魂裡的東西是怎麼也改變不了的。
縱觀宋世祖五十餘年的執政生涯,我們可以發現,他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再來一次廢除儒術、獨尊法家,但其治國手段卻還是帶上了極為濃重的法家色彩。
包括在他一朝受到重用的朝臣,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有著法家的影子。】
歐陽修、晏殊、呂夷簡:
眾文官:
艹!
所以,這是教不好了是吧?!
:()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