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啟程(第2/6 頁)
傳了下來,讓邊境的將士們學習。
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所以蒙恬很重視這方面,每月會有專門負責這方面的軍醫集中教授急救方法。
除此之外這些年來醫家培養出了很多弟子,雖然醫術還遠不及秦彭生的親傳弟子們,但也能完全獨當一面,對於一些普通的日常疾病,完全不在話下。
秦朝是一個喜歡考核的國家,田壟之間有耕牛評比,郡縣官吏有上計考核,軍營裡自然也不例外,從前都是些什麼演武,弓箭之類的體能評比,現在又多加了一項急救評比。
每三月一次,每一營中選出最優者“最”和最差者“殿”,分別給予獎勵和處罰,最者可得一壺美酒兩條幹肉,殿者罰款一件冬衣,若是實在家貧無錢買衣,則可選擇竹條笞十下。
這樣的評比,大家並不排斥,反而都“甘心接受”了,因為這些手段很有可能會在在戰場救自己一命。
匈奴人全民皆兵,無論男女老少皆弓馬嫻熟,英勇善戰。而且草原地方寬闊,部落散居,氣候又變換無常,匈奴人自小在這樣荒涼艱苦的環境中被肆虐的風霜雨雪淬鍊,養成了他們靈活的機動性,作戰中風馳電掣,往來如風,經常偷襲進攻邊境黔首,讓人防不勝防。
中原和匈奴交戰剛開始交戰時是處於守勢的,也因此趙國,秦國,燕國這些個與匈奴接壤的國家都在修建長城,直到後來出了秦開、李牧這幾位鎮守邊疆的名將,匈奴才稍微收斂一點。可一到冬天,天寒地凍草木凋零,匈奴人沒有食物來源,就算明知道打不過中原人,為了食物,還是要出兵掠奪。
“這片大草原……”姜珂支著下巴若有所思,感嘆道:“地方實在是太大了。”
這些少數民族部落面積加在一起真的很大,都幹到北海那邊去了。北海,就是蘇武牧羊的地方,在現代叫做貝加爾湖……
蒙恬看她倆個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就知道姜珂肯定心裡又想到了什麼“妙計”,於是開口問道:“丞相可有良策?”
姜珂搖頭:“良策沒有,不過……”
又道:“我需要一些食材。”
蒙恬:……
蒙恬被她如此無厘頭的話弄得無話可說。
此時正是日昳末時,也就是下午15時左右,姜珂一個時辰前剛吃完晝食,而且飯量還不小,怎麼現在又餓了?
也行,至少證明她身體健康。
蒙恬搜腸刮肚給姜珂找出了這麼個理由,然後轉身離開:“那你吃吧。”
姜珂發出靈魂提問:“你是不是在背後翻我白眼了?”
蒙恬:!
她怎麼知道!?
蒙恬僵硬轉身,轉移話題道:“你想吃什麼,我讓軍中庖人給你做。”
姜珂沒有答話,而是提筆在紙上寫著什麼,她寫字速度很快,唰唰幾筆便已完工,將其遞給蒙恬:“叫庖人將這些材料準備好即可,其它的,我自己來。”
蒙恬接過紙張,上面寫著胡桃(核桃)、棗子、花生、板栗、葵花籽、石蜜等,除此之外,還要了一個大容器和很多牛羊乳。
蒙恬盯著這張紙盯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他以為姜珂會要倆烤羊腿啃著吃,沒想到居然要了這麼一堆果子。
再一看,上面還寫了分量:胡桃十斤、花生十斤……
這是胃裡養了個饕餮吧?
她這樣做一定是有她的道理。
軍營裡物資匱乏,足足兩個時辰庖人們才湊足這些,呈到姜珂面前。
張良瞥見這些食材,注意到其中的胡桃:“您要補腦?”
姜珂:……
雖然知道不搭理別人很不禮貌,但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現在可以選擇性不搭理張良。
姜珂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