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呼風喚雨(第1/2 頁)
唐關關學著黎殊的模樣,在地上畫出自己的名字。
黎殊還教了她不少常用的字。
她在地上圖畫了一會兒,開始失去了興趣。
文字對於她來說,像是一個新鮮的玩具,初見時新奇,多玩幾下就沒有意思了。
畢竟在她的前二十多年人生中,即使不會寫字,日子也仍然這樣過著。
文字的使用者大多是修仙者和讀書人,而對於其他凡人來說,即使不會字,也並不影響他們的正常交流和生活。
《尋仙》這個世界的文字與她原本的世界大同小異,它們字型的基本構造差不多,但這個世界的字要更加複雜一些。
文字在最初創造的時候,是以象形字為主。隨著人類對文字需求的不斷增加,他們開始往最初簡單的象形字中不斷加入東西,形成一個新的文字。
隨著文字適用範圍的擴大,人們又開始對一個個複雜的文字開始簡化,方便書寫和傳播。
尋仙的文字正是處於這樣一個階段。
唐關關丟掉了細木棍,回去菜園子看她的菜。
黎殊有些無奈地看著她的背影,她回過頭去看地上的字。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間本沒有文字,人們所有的交流都是靠口頭傳播。
但口頭傳播的資訊具有侷限性。
於是倉頡眼觀山川、河流、雲彩,模仿鳥獸足跡,創造了最早的文字。
那一刻,天雨粟,鬼夜哭。
文字誕生於自然界,誕生於人類的智慧,承載著人類的需求,在歷史中不斷演變。
黎殊用木棍點在地上。
他們的書寫工具是毛筆,最早的書寫材料是竹簡,而後是絲綢和紙張,由此也為他們的方塊字奠定基礎。
方方正正,一筆一劃,有規有矩。
黎殊的木棍頓住了。
符修的咒文陣法也是脫胎於文字,那是否意味著除了目前現有的咒文以外,其他的文字也具有發展成咒文的潛力。
不僅是這個世界的文字,還有現實世界的文字。
她丟掉木棍,從乾坤袋中拿出鋼筆和白紙。
她在白紙上寫了一個“水”字,她一邊寫著,一邊將自己的靈力也注入墨跡之中。
黎殊學過書法,娟娟字型印在紙上,很漂亮,但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字,沒有展現出什麼靈力的效果。
她有些失望。
難道是因為“水”的簡體字在簡化過程中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象形意味?還是說這個字太簡單了,還不至於撐起一張紙符?
那便換個字試試……
黎殊在白紙上寫下一個“雨”字。
最後一點落下時,黎殊聳了聳鼻子。
她聞到了水的氣味。
她拿起手中的紙符,輕輕嗅了一下。
真的是水的氣味,不是墨水中的灰燼味,而是一股雨後初霽時水汽的味道。
她往紙符中注入真氣。真氣剛接觸到紙張,便是狂風大作,風沙帶著落葉吹了起來。
她抬手擋住眼睛。
一旁菜園子裡的唐關關猛然抬起頭來,她看向白藍的天空,有些奇怪。她偏過頭,正好看見手裡舉著紙符的黎殊。
牛毛一樣細密的雨夾雜在風中,噼裡啪啦地打在了院子裡的地上。
天上太陽還在照著,地上下起了雨,一道彩虹掛在了院子上。
遠處有小孩透過牆頭看見了這一幕,驚奇地拉著身邊的人朝院子指來。
天上的雨點不大,但黎殊手中的紙符很快就被水打溼,上面的字跡暈染開來。
雨停了。
黎殊低頭看向手中溼漉漉的紙張,上面只剩下一團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