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最佳方案(第1/2 頁)
方婕看著陳彪就問道:“你剛剛提的至少十個原子的目標就是這個實驗的上限了嗎?” “自然不是,我們現在能做到三個,先定一個十個的目標,以後再加!” “我倒是覺得要麼一次性直接給他搞出來,做一個沒有上限的。” “我也想,可是這個東西對於目前我們的技術來講太難了,奧總工他們那邊一直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搞了這麼幾年還是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就連使用分離機進行單原子的實驗還是我當時瞎搞搞出來的。” “分離機每次做完單原子的實驗之後就會大修或者更換什麼重要的部件嗎?” “這倒是沒有。”這句話說完他就知道方婕是什麼意思了,只能無奈的搖頭說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讓鑽原子一個接著一個的進行反應對吧?我們之前也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可是我們遇到的問題就是現有的裝置想要做到從物質中分離出單原子的裝置實在是太大了,根本整合不到一個小小的能量發動機上邊,要是做實驗室這樣的大型的裝置還是可以的,想要應用很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鑽在反應的時候能量的量非常的大,所以反應空間除了能量口是幾乎是全閉合的,每次反應都是採用預製反應物質的方式進行。所以,想要用單原子做連續的打算不是沒有,而是後來被我放棄了。” 陳彪和方婕這邊還在交流著,這時就已經有一個討論小組提交了一份方案過來,陳彪和方婕都看了起來。這份方案中,採用了兩臺分離機,簡單來講和目前的技術沒有太大的提升,只是考慮到了將原子提前分好,然後進行兩組裝置開始錯時使用,一組預裝、一組反應,然後再使用能量調製裝置進行調製。陳彪看完之後覺得可行,只是實施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增加了一臺分離機就意味著要增加很大的空間佔有,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隨後的第二份方案其實在原理之中和第一份種差不多,只不過這份方案種最佳化了兩臺能量分離機,調整為了一臺分離機配備兩個反應室,其他的透過演算法控制來實現兩臺的共同使用,陳彪看完之後覺得這個方案和他心中所想其實是差不多的,這樣的方案似乎是目前能夠想到的最優解。 隨後又收到了好幾份方案,可是都沒有看到什麼十分驚奇的設計,要麼和之前的這兩份類似,採用增加分離機的數量和預處理鑽原子來實現一個連續的輸出,要麼就是想要尋找一種足夠對抗那強大的能量的新材料,這些方案其實都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基本都可以達到陳彪提出的10個原子的要求,不過不是一次達到,而是分了很多次。這些人提交完方案之後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慢慢的會議室也變得冷清下來,最後就剩下了三個人,陳方婕,還有一個他們兩個都不認識的工作人員。 陳彪也不著急,他和方婕又把剛剛收集到的那些方案進行了一遍覆盤,想要從其中找出一種最可行、成本最低的方案。很快他們就確定了第二份收上來的方案,但是又在後邊的幾份方案種挑選了一些優秀的地方整合進去,很快一份看上去是目前最容易實現的方案就出來了。兩人都準備按照這份方案先生產出一組來進行實驗了,就準備離開會議室,結果發現那個人還在那裡不停的修修改改,很是認真。 他們二人輕輕的起身走到那人身後,看向他面前的操作面板,結果二人都發現竟然看不懂面前這個人正在設計的圖紙,陳彪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計,然後就仔細的研究起這份從來就沒有見過的設計圖。方婕更是從開始的零件一個個的去看,去分析這個部件的作用。 不知不覺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坐著的那名工作人員似乎是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傑作,滿意的確定提交,然後就要抬頭去看會議室前排的陳彪,結果發向那邊已經沒有人了。還在發懵的他突然就聽見後邊傳來的聲音:“那個誰,快給我解釋一下你這些都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語氣急切、期望、平淡、謙虛。 那名工作人員還沒反應過來,兩人就在他一左一右的坐下了,然後開啟那份圖紙,開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