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2/3 頁)
他答,&ldo;先看的胡蘭成,自然就知道張愛玲了。&rdo;
她奇道,&ldo;很多人都是為了研究張愛玲才去讀胡蘭成的。&rdo;到了訾靜言這裡,居然顛倒過來了。
他放緩聲音唸了兩段話,&ldo;三分人事七分天,因而尚有著七分天意,所以人事倒也急切不得窮絕。這個不得窮絕也是一種民間精神。&rdo;
&ldo;中國地方不但北京,便是再荒涼些像大同或蘭州,亦令人感覺是塞上日月漢人家……這樣的句子,是他寫出來的。&rdo;
他的聲音似乎也被寒風凍得冷了許多,涼得像挾了一層冰,字音卻很清晰。
雙兗說出了自己的感覺,&ldo;他很懷念。&rdo;
胡蘭成有漢奸背景,晚年居於日本,最終客死他鄉。這樣的人,偏偏卻很有才華,她不知道訾靜言會怎麼評價他,但又莫名地覺得他不可能會表示欣賞。
等了片刻,訾靜言才道,&ldo;如果是才高品劣,不如平庸。&rdo;
雙兗聽完,心情有些說不上來的輕鬆和愉悅。
和她想的一樣,他果然是個很有原則的人。
☆、第三十章
從主樓轉出去,到瞭望海樓,納蘭容若淥水亭的舊址,兩株他親手種植的明開夜合就在這裡。
景區掛了一塊介紹牌,&ldo;明開夜合樹,本名衛矛,初夏開小百花,晝開夜閉,為康熙年間大學士明珠之子、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手植。&rdo;
分明學名是叫&ldo;衛矛&rdo;這樣一個嚴肅的名字,但到了古人口裡,它就變成了&ldo;明開夜合&rdo;。僅僅是這樣一個名字,便足以令人心神嚮往。
雙兗抬頭仰視著樹木高大的枝幹,&ldo;很多人到這裡來,都是為了那首《夜合花》。&rdo;
為了納蘭容若,也為了他生前最後的那一首絕筆詩。
階前雙夜合,枝葉敷華榮。當年他與友人賭書消得潑茶香的錦繡之地,如今只殘留了這一點斑駁痕跡。
&ldo;想像得出這裡以前的樣子麼?&rdo;形態迤邐的綠雲之下,訾靜言說話的熱氣散成了一團白霧,隨即消失不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