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懷姓復氏(第2/3 頁)
懷姓九宗和次要貴族不得不舉族而逃亡。
懷姓九宗的沒落始於此,對應的,一個事物的沒落,總有新事物取而代之,而取代懷姓九宗的就是次要貴族。懷姓九宗對次要貴族始終懷著敵意,在他們看來,君王複利繼位後,次要貴族和君王複利所代表寒族階層一樣,都是來搶懷姓九宗地盤和官位的。直到現在,北冕國一直是貴族和懷姓九宗分庭抗禮,而且,現在貴族是以碾壓的態勢,佔據了北冕國內的重要官職。
彼時的北冕國,大王被外族所殺,周邊外敵侵擾,已分崩離析,國內的舊政已亡,新政未立,四處都有燒殺搶擄,北冕國在經歷多年東夷的戰爭,早已四壁殘垣,躲在最東北角苟延殘喘,民不聊生。
以河宗氏為首的大宗想坐上王位,與貴族打得不可開交。戰爭需要的兵力也需要銀子,懷姓九宗作為北冕國的古老部落,他們有人口,而新興貴族,他們有銀子,雙方都僵持著,苦的是老百姓,這個時候只有重歸一統天下才能太平,老百姓才能過上安生日子,老百姓既無兵力也無財力,他們只有想象力,他們日夜都盼著,有一位英雄能出來,結束動盪,一統天下,唯有安定,才能安寧、安居,安居才能樂業,樂業才能發展生產,發展生產才能填飽肚子,民眾才不會析骨為炊,易子為食。作為普通百姓,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他們都在觀察著,誰能成為那位英雄,拯救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他們。
,!
有一股力量已悄悄崛起,就是隱修帶領的義兵團,同屬北冕國,這是緣遙家的立國史,隱修正是緣遙的曾祖父,他們從北邊而來,一路掃蕩周邊東夷國。最終打到了貴族和懷姓九宗的身後,這支義兵力像一支無堅不摧的鐵騎,讓九宗和貴族不得不暫時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隱修出身貧賤,但明果獨斷,勇蓋天下,靠著自己勇猛,組建了義兵團,又幸得到寒族星宿為友,改變了他大字不識一個的狀態,他在作戰時也慢慢有了戰術和佈局。
隱修的義兵團劫持了懷姓九宗一支的復氏,於是就有了北冕國的這段人口相頌的神話,武王復越出生時,身邊有四白狼和四白鹿圍繞。白狼和白鹿在北冕國的子民眼中是瑞獸,這是大吉之兆。
復越這個名字也就是這個時間撿來的,復是懷姓九宗之一。只不過這段神話是在復越來西北之後,才慢慢從星宿身邊流傳開,嫡王子緣遙正是聽著這段神話長大的。
復越這個名字也是武王在殺了懷姓九宗之一的復氏部族後,聽從桓玄的建議,為自己取的,他原來的名字是隱修,這個名字,既沒有姓,也沒有氏,可以猜到,武王隱修在獲得復越這個名字時,只是一個庶人或者是奴隸。
在北冕國,只有貴族才有姓和氏,像前面我們看到的瓔珞將軍,桓玄和星宿,都是沒有姓氏的平民。當時,桓玄是建議,既然要做,那就做大,要河宗氏的姓氏,河宗是懷姓九宗的大宗,復氏與之相比,太不起眼。這個建議被星宿否決了,取復氏,只不過是要其名,有名則正,不關乎大小。河宗氏是大宗,主公眼下之意是想統一北冕國,若是取了大宗的姓氏,就是與整個懷姓九宗為敵,百害而無一利。隱修自己也覺得不妥,用復越的名字繼續他的統一大業。
王室的身份這一點,在星宿和所有史官那裡都沒有得到真實體現,君王複利的血統是貴族,祖上是懷姓九宗中的復氏一支。所以,他父王的名字叫複利,他的名字叫復緣遙,很顯然,星宿的這段北冕國曆史嚴重失實,跟他父王相比,緣遙崇拜的是他祖父,成王晝司。每每他躺在墨巒府地的寒池水中時,他便成了他祖父一樣的人。
復氏雖然名正,血統也正,但來路不正,九宗貴族個個心知肚明,但都高度默契,誰都不說。他們也不敢說,也沒那個力。存活了幾百年的懷姓九宗,靠的就是審時度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