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心惶惶的北冕城(第2/3 頁)
宰大人也這麼遲,這鄧家庶子回京,太宰大人為何面有怒色?”楊軒看著王衍一張黑臉打趣道,王衍最風光的時間是在五年前,那個時候,鄧榮剛被流放。他心中有幾分幸災樂禍,臉上擺出洋洋得意的表情斜視著王衍。
“鄧榮被赦回京,京城已如添豺狼一般,沒被流放之前,是北冕國的司馬,既是武將又是貴族,現在又多了一個鄧漢炎,國公大人難道不憂心嗎?”王衍面露愉悅之色,他是貴族,北冕國尊的是懷姓九宗和貴族,瞧不起楊軒這個偽貴族,他借鄧榮的貴族身份踩著楊軒,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出一口氣。
“我安國公府有何懼,區區一個庶子,還能翻騰起什麼風浪?“楊軒依舊財大氣粗地扯著嗓門喊道,彷彿北冕城是他安國公府的。他帶著府上的下人一臉怒氣地離開了。
“老爺回來了。”響起了鄧府管家熟悉又親切的聲音。
“公子。”鄧漢炎下馬後,便有家奴將馬牽走。
鄧府並不氣派,紅黃相間的琉璃瓦,屋頂的四角雕著幾隻大鳥,廊簷下畫著綠色的壁畫,宅第的大門為三間,左右各有一扇角門,入鄧府門便是一琉璃影壁,上雕雲龍九條和飛鳥玄龜,象徵著家宅平安。看到這幅影壁還有門外懸著的喪幡,鄧漢炎更覺心中沉重,這祥瑞卻沒能護鄧府家宅平安。他又想到了在獅崗城見到的龍龜玉石,回京的路上他仍舊在自問:莫非,是我看錯了?
“今日的刺殺,你覺得是誰所為?”鄧榮一開口,將鄧漢炎重新拉回方才遇刺之事。武將出身的鄧榮更相信武力所帶來的權力,處理問題也保留著在戰場時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一刻都不耽擱地探尋問題點。
“父親,此人極為厲害,不是一般的殺手,所用的武學招式,孩兒更是見都沒見過,應該不是京城之人。”
“會是呂明仕乾的嗎?”鄧榮先想到了鄧家的宿敵,太師呂明仕。
“應該不是,呂家五子,病得病,死得死,剩下一個呂繼才也不成氣候,呂明仕雖任太師,這些年他一直被安國公楊軒所壓制,早已調動不了京城兵權,更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門客。”鄧漢炎排除了呂明仕。
“你回京,是奉大王旨意,敢在半路刺殺重臣,若是被查到,逃不掉這死罪之名。這些人,也正是看準了這個時機,正值國喪,京中人員繁雜,要查出,著實要費一番氣力。”回城的路上,鄧榮已經在心中分析了一遍。
“父親,那為何不留下那些人證,即便是死人,也總會有蛛絲馬跡。”鄧漢炎把城外的不理解終於問出口。
“漢炎你糊塗啊,眼下,大王正在全城捉拿西夷流民,你從西南迴京,西南邊境就是西夷人的地盤,死人是人證,可死的人不會開口說話,他們既可以是刺殺你的人,也可以是你勾結西夷流民的證據。這髒水潑到了你身上,哪裡還洗得淨。”鄧榮看得非常清楚,要殺鄧漢炎,西南獅崗城比京城更合適,他在外三年都完好無損,足以說明,於他,沒有什麼原因是非要殺的,挑這個時間下手,就是看準了君王複利此時滅西夷流民的心,殺成了,便一了白了,殺不成,也沒有什麼損失,事情都不會鬧大。
鄧漢炎被鄧榮的一番話驚出了一身冷汗,為官三年,他依舊不懂為官的學問。“得虧父親考慮周全,漢炎差點兒冒失了。”
“漢炎啊,京城不比西南,人多嘴雜,不僅會有夾槍帶棒之言,還會有這種背後出黑手之事,今日刺殺失敗並非好事,有可能會風平浪靜,但多數刺殺失利後,刺殺之人會陷入不得不蠻幹的境地,你凡事要留幾分心眼。”鄧榮囑咐道,這幾年鄧榮凡事都愈發謹慎,多了一些文官的思慮。
“孩兒明白。”
“兩日之後的早朝,勿需多言。”鄧榮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不放心地囑咐道。
“父親,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