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第1/2 頁)
唐林將這些規整成冊,讓人抄錄後分送給各府,當然因為地域不同送的酒方酒麴方都不一樣。
北方是麥曲方多一點,南方是稻曲方多一點,做完了,兩邊互相換一換。
之後還規整了酒牌,憑酒牌賣酒或者領酒,酒種也新增了不少,根據品質收取價格,每一路都有官員抽查,若是不合格,那麼這一批酒就得重新釀造。
這些政策,百姓接受良好,酒館也接受良好,一些普通的酒,完全可以請官府釀造。
所以這一年,在酒水這一塊,朝廷所獲頗大,居然和販賣官鹽得到的銀錢差不多了,鹽和酒不可比,雖然私鹽泛濫,但官鹽也是有得賺。
也是現在糧食多,要是糧食少,誰敢這麼霍霍。
泰安四十年十月,泰安帝這一年很少露面,只是唐林等幾位朝中大臣偶爾還能見到官家,偶爾神志清醒時,也會叫幾個老臣,也不談政事,只是說說話。
馬上就要到長春節了,今年的長春節尤為隆重,泰安帝的情況已經瞞不下去了,所有人都知道官家的身體已經快要油盡燈枯了。
本來去歲隆冬時,醫官就已經束手無策了,不過泰安帝憑著自己的意志撐過了這一關。
如今,官家的精神狀態不佳,不管是朝臣還是百姓都希望官家能過完這一個生辰,而醫官們也都在為此努力。
所以,這個長春節,人們不見歡喜,只有凝重。
長春節大朝會上,泰安帝難得上朝,這次不像以前不管是官家還是百官都起得晚,朝會定在了辰正,過早的話,官家的身子吃不消了。
眾臣在執宰的帶領下給官家道喜,面上欣喜,但內心又如何不傷感,特別是幾個老臣,眼眶發紅,幾十年君臣,這可能是官家最後一次過生辰了!
朝會結束,君臣共飲,這一次所有人都不拘著,他們知道官家喜歡鬆快的氛圍。
有些老臣還一起彈琴和曲,官家精神來了也吟了首詩,唐林請內侍拿紙筆和顏料,將眼前的景象都畫了下來。
齊尚書、範尚書也都在,他們雖然沒了差遣,可還有虛職,如此節日,怎能不在。
花了好幾個時辰,該畫的人都畫好了,看著皇太孫左手邊的位置,那是孝文太子的位置。
雖然太子薨了,但每次大宴,這個位置總是空著,唐林回憶著孝文太子的樣貌,將他畫在了上面。
「兼之,你在那兒畫了半天,可是在畫我?」泰安帝問道,可能是今天的氣氛太好,他用了私底下的稱呼。
「正是,臣想將在場的每個人都畫上。」唐林說道。
「兼之的畫可是一絕,等畫好了,讓我瞧瞧!」
「自然,這本就是要獻給官家的。」唐林笑著說,雖笑卻似哭。
「你瞧瞧,兼之這笑的,還不如你好看呢,兼之你這樣可就不俊俏了,當初我一見你的模樣就覺得俊。」泰安帝對著齊尚書說,隨後又轉向唐林。
「臣回去定勤加練練,今兒笑太多了,臉都僵了!」唐林回道。
大家又一起吃了一會兒,見泰安帝有些疲憊,又看時間差不多了,內侍高喊大宴結束。
眾人離場,臨走前,泰安帝還惦記著那幅畫,讓唐林畫完定要送到宮裡,讓他看看。
到家後,唐林並沒有攜家人出去,而是窩在書房裡完成那幅畫,之前只畫了個大概,如今便可以細細描繪了。
泰安帝的神態,眾人的神態,明明是一番熱鬧的場景,卻帶著幾分悲。
唐林畫完後,將這幅畫收起來,調整心態,想要再畫一幅,怎能讓官家看到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