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的意思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聖經千問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從火影開始旅行山海經之災厄將至

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無所有”(1)

[人物小傳]:息夫人,春秋時期息國國君的夫人,出生於陳國(今河南淮陽縣)的媯姓世家,又名息媯。

[君子心語]:在生死之間,氣節、尊嚴顯得如此虛妄,生命高於一切,而氣節又是中國文化尤其是傳統女性文化的意義歸屬,也許,這種選擇的兩難正是息夫人的價值所在吧。

1。生命之上

女性作家陳嵐曾經丟擲了石破天驚的“*不反抗論”,在網上引起了衛道士們跺足捶胸的痛罵,其實不管言詞如何花樣百出,針鋒相對的焦點便是“生命意識”。在陳嵐看來,生命大於一切更大於貞節,沒有了生命,一切都是枉然。而在衛道士們眼中,生命之上有一種無論如何也無法撼動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氣節。

從小就習慣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與“捨生取義”的中國人很難想象咱們老祖宗也有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吶喊。春秋戰國是諸侯國的混戰,也是諸子百家學說的混戰,最終上位的其實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只是到了漢代,因為統治的需要,儒家與帝王之術相結合,才奠定了獨尊儒術的天下)。

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孔孟惶惶不可終日地遊走於列國,唾沫橫飛地推銷自己的學說,但是一直沒有買家。原因很簡單,諸侯都不是傻瓜。在那個亂世去實行“氣節大於生命、理想大於現實”的原始儒家價值系統等於自殺。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生命才是一切。

不過讓孔孟在天之靈欣慰的是,在後來的幾千年裡,他們的諄諄教導被一代又一代儒家士子延續下去,並固化下來,成為幾千年士子們文化價值的歸屬所在。生命之上,有一種東西叫做“氣節”。

因此,文天祥們的死才具有了一種意義。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臣子們前仆後繼、百折不撓、捍不畏死地去守衛著一種東西,殺頭抄家都在所不惜並以此為榮,而那種誓死守衛的或者是祖制,或者是禮儀,或者也許是說起來可笑的一件荒唐事兒(如嘉靖皇帝必須認自己的哥哥做爹),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儒家文化的價值傳承——氣節。他們成功地實踐了古代臣子們最理想的死法“武死戰,文死諫”。

可是人就是人,比如清明節是紀念生命逝去者的節日,可能只有每年這個時候才會讓活著的人記起死者。魯迅曾經透徹地說過,再偉大的死者也只能在活著的人眼裡留下淡漠的影子,生命在繼續而記憶不足留戀。《笑傲江湖》最後,恆山之巔,英豪俱盡,金庸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自古帝皇將相,聖賢豪傑,奸雄大盜,元兇巨惡,莫不有死!”

對於個體而言,生命是一切的終止。

因此便陷入了這樣一個矛盾,在生命之上,是氣節,而生命本身則是終結一切的開始。如果生命本身消逝了,氣節又算是什麼?對死亡的個體而言,那種所謂的氣節意義已經消失,意義是留給後人的,而他本身,已經終止。

所以,息夫人的悲劇才具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清?鄧漢儀《題息夫人曲》)。

2偶然必然

息夫人原來是陳國二公主,嫁給了姬姓的息國侯做夫人(在春秋姬姓不是亂起的,只要這個王公姓姬,必是周天子的親戚,周武王的後代,後代姬姓改成王姓)。據說息夫人長得傾國傾城,面若桃花,息侯越看越喜歡,為了取悅夫人就縱情玩樂。誰知這位息夫人不僅是位美女,而且是位長腦子的美女。大致說來,長得漂亮的女人都是很容易取悅的一種動物,哭哭啼啼之間你給她買朵玫瑰花或者送她條項鍊,她便會破涕為笑,你陪她玩,她更是求之不得。息夫人卻是例外,讀過書,很有思想,不是一般的小女人。她不僅不陪老公玩樂,還經常用強國的道理教訓

目錄
我喜歡你,所以世界是甜的-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女團解散後我靠當男團導師爆紅了開局簽到九個小仙女愛在硝煙下愛在風下之鄉反派就很無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