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奧斯曼的強國訣竅(第1/2 頁)
此時的皇宮御書房內,皇帝正在翻閱張曉寫的《大國崛起》奧斯曼篇。
“寫的倒是不錯,可是總是有哪裡不對啊。”皇帝一邊看書一邊說道。
“陛下,這本書是哪裡不對了。”陳矩在旁邊小心問道。
“張曉不該起這《大國崛起》的書名。朕知曉他用意,既然當今世界各個大國都在圖強,那寫上這些書,給我大明提供一些治國經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總還是好的。可是不能為了證明一個國家能夠崛起,裡面的一些隱秘就不講了。這奧斯曼國怎麼起家的,怎麼治國的,裡面一些緣由張曉一定是沒寫在書稿裡,朕覺得應該還是有些地方沒有寫出來,但是現在朕又想不出來是哪一塊沒寫。”皇帝說道。
“那內臣現在去傳喚張侍讀入宮?”陳矩問道。
“不急不急,聽說張曉今日在試驗他的熱氣球,而且現在熱氣球是越做越大了,應該是有些成績出來了。你去探查一下,然後用領賞的名義把他叫來吧。朕也不是怪罪他,畢竟好些事情就算知道,也不好寫在書裡。”皇帝說道。
就這樣,第二日,當張曉興沖沖來到宮裡領賞的時候,就被領到了御書房前,見到了皇帝。
“張曉,賞可以晚一些領吧。那日你呈上來的這個奧斯曼篇,朕大概閱了,寫的還是有些意思的。只是朕感覺有些地方還是寫的騷不到癢。你在我大明寫奧斯曼的史書,總不至於不能秉筆直書吧?所以這本奧斯曼篇,朕有些問題就只好直接問問你了。”皇帝說道。
“陛下請言之,微臣定知無不言。”張曉說道。
“這奧斯曼國連年興師,舉國皆兵,又是花費重金組建親衛軍。那這些花銷的錢是來自哪裡?如此剋扣百姓,一兩年就算了,這麼多年就這麼苦著百姓,那農桑豈不是要耽誤?”皇帝問道。
“稟陛下,奧斯曼國畢竟佔地也算遼闊,又壟斷了舊航路,坐地收稅又是不少錢。且奧斯曼實施的是包稅制,奧斯曼王只管收到足額稅收。然後剩下的稅收基本就歸地方開支了,只要需要徵召部隊時地方上時能派出一隻能打的軍隊,特別是能夠有騎兵就行。”張曉解釋說。
“那這地方上不會尾大不掉嗎?奧斯曼王又如何保障他的王令得到執行?”皇帝問道。
“這個目前倒是不至於,畢竟奧斯曼國如今如日中天,又拿著討伐異教徒開土拓疆的大旗,各地諸侯還是要聽命於奧斯曼王的。而且臣在書中所言,奧斯曼王還有一支非常強大的禁衛軍,都是從全國各地選拔,從小精心培養,禁衛軍全軍配備的都是最先進的火器等裝備,而且奧斯曼王也喜歡從禁衛軍裡面選拔朝中大臣。所以這支禁衛軍戰力很足,戰心很強。”張曉接著解釋說。
“那這奧斯曼完完全全就是以武立國啊,不過這樣一弄,這禁衛軍的權柄未免也太大了吧,奧斯曼的國王難道各個都是雄主,都能鎮住這些驕兵悍將?對了,張曉,朕知道是少寫了什麼了,這奧斯曼國的宗室和外戚你怎麼都沒寫?總不能都沒有吧。”皇帝問道。
“奧斯曼國的國王既然能夠設立禁衛軍,應該也有一些後手吧,只是具體緣由,臣也不太瞭解了。至於外戚,容臣回稟,奧斯曼國還真沒有什麼外戚,因為奧斯曼國的後宮女子,大多都是奴隸,甚至是外國戰俘。就像奧斯曼國攻克君士坦丁堡的雄主穆罕默德二世,他的母親就是一個女奴,被國王巡視地方的時候看到帶回宮裡,後面兒子當了國王,她就母憑子貴當上了太后。”張曉說道。
只是張曉內心暗忖,封建帝王也許不一定看得懂這些彎彎繞繞的具體制度,但是對於權柄的掌握那還是非常敏感的。幾百年後禁衛軍後面確實失控了,最後是尾大不掉,堅決反對奧斯曼國王發起的新軍改革和裝備革新,最後是國王忍無可忍,直接把禁衛軍全部消滅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