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永寧公主的新想法(第1/2 頁)
第107章 永寧公主的新想法
“哦,此話怎講?”皇帝問道。
“啟稟陛下,那豐臣秀吉原本是織田信長的大將,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為明智光秀所殺以後,織田軍暴群龍無首,才讓豐臣秀吉有了機會趁勢而起。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身死之時,已經統一了倭國的一半土地,當時已經是分派各路大軍想要消滅剩下還不歸附的強藩,派遣豐臣秀吉就是想要征伐毛利家族的。結果織田信長和他的嫡子繼承人織田信忠一死,豐臣秀吉就和毛利家達成了協議,匆匆會師,先回去討伐發動叛亂的明智光秀了。所以如今豐臣秀吉的軍隊裡,毛利家為首的西邊藩鎮佔了很大勢力。”
“再後面,豐臣秀吉擊敗了織田信長的頭號大將柴田勝家,但是他並沒有擊敗名為織田家盟友,實為織田家手下的德川家康,最後只能是與德川家康和談,德川家康向豐臣家稱臣。也就是說,豐臣政權基本都是靠著豐臣秀吉個人威望撐起來的,要是豐臣秀吉一死,他的繼承人很大可能是制不住手底下這些強藩的。”張曉解釋說。
“那織田家族就這麼乖乖把大權讓出去了?”
“也不是如此,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就曾和德川家康聯合,對抗豐臣秀吉。但是織田家畢竟在織田信長死後也沒有太大的力量了,所以織田信雄在得到豐臣秀吉不趕盡殺絕的許諾以後,也就交出兵權下野了。”
“之前你在《人間五十年》那本書裡提到,豐臣秀吉的繼承人是叫做豐臣秀次,是他的養子。豐臣秀吉沒有親生兒子嗎?”
“豐臣秀次是豐臣秀吉的外甥,豐臣秀吉之前應該是沒有親生兒子的,不知道這幾年有沒有親生的兒子了。”張曉模糊其辭說道,現在他也不敢直接用歷史知識預測未來了,畢竟未來有什麼樣的偏差,都不好說。
“所以,豐臣秀吉就想發動戰爭,把倭國各路諸侯集合起來,想用征服新土的功勞把倭國上下團結起來?”
“陛下英明,豐臣秀吉就是打著這樣一個主意,只是他畢竟坐井觀天,沒有領略過我大明天兵精銳的厲害,所以平壤之役,被我大明天師打的落花流水。只是如果豐臣秀吉不死,他是不會放棄所謂的徵朝方略的。他的政權本就不穩當,要是撤軍了之,那就是徹底失敗,他的政權就更加不穩固了。豐臣秀吉還活著的時候就罷了,到他的繼承人上來,就更加坐不穩位子了。畢竟豐臣秀吉這個曹操的位子,也是從老東家織田家那裡拿來的,他不可能不防備他手下的那些強藩猛將。”
“那朕大概曉得了,朝鮮之事後面再議吧。你之前提議辦報,序章那個普刊頭刊號和專刊賣得挺好,朝廷這邊已經在加印了。報紙普刊的話,可以五日或者十日出一份,這新的一期還是按照頭刊的辦法,版面先不要動,頭版先空出來。具體版面要放什麼文章,你們就再議了。專刊的話,近期就先不必再搞新的了。”
“微臣遵旨。”
回到家中,張曉才發覺自己的後背都溼透了。
坐在書房裡,張曉怎麼樣還是沒有靜下心來,只能是連飲了好幾杯熱茶才感覺自己身上沒有這麼冷了。幸好朝鮮人不知道暫緩進軍是自己這個狗頭軍師出的主意,要不然真的要完蛋。
“東家,按照您的吩咐,我去打探了報紙的售賣情況,還是很受歡迎的,特別是東家主持的專刊,我還聽到有人議論要把這平壤之戰做成說書故事呢。東家,怎麼伱臉色如此蒼白?”呂章看到張曉的面容,都有些嚇了一跳。
“我沒事,也許是這幾日熬夜忙這個辦報的事情有些累了,我歇息幾天就好。專刊最近也不會出了,你也跟振之說一聲,你們兩位這幾日就好好休息吧。”
“那東家您這幾日也多歇息一下。”
“嗯,這幾日三餐多加一些肉吧。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