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海軍之議(第1/2 頁)
文淵閣內,幾位內閣成員聚在了一起。
“諸位,我們這個內閣班子剛剛搭起來,就碰上這種事。陛下直接越過內閣,去和六部對接了。我們和陛下見面本來就不容易,如今這麼大的事情,我們內閣再不發揮一些作用,那以後就不好說了啊。再不幹些事情,以後怕不是一年半載也見不到陛下了,群臣怕是拿我們當笑話了。”內閣新首輔王家屏嘆息道。
新來的兩位內閣成員張位和趙志皋沒有作聲。
“元馭,你我都是內閣裡的老人了,你有什麼意見就說說吧。”王家屏看向了王錫爵。
“首輔,事情倒也不必想的如此嚴重。這次長安門事件陛下既然已經親自處理,肯定就是不希望我們內閣再去過問此事了,陛下也是想著此事儘快平息。所以我以為,應當給皇帝上一封奏章,事情比較重要的,文武官員都可以討論的,大家都議論起來,然後把長安門這件事都忘了算了。以後日常公務,肯定還是要經過內閣的。”王錫爵說道。
“也只能如此了,可是這急切之中,去哪裡找這樣一個奏章啊。”王家屏嘆息道。
“我這裡就有,這是張曉的奏章,只要報上去,在朝廷中一議,保證能爭論許久。首輔,你可以看一下這份奏章。”王錫爵把奏章拿了出來。
“好,我倒要看看這是一封怎麼樣的大作。”王家屏接過了奏摺。
王家屏接過奏章,看了起來,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看完之後,王家屏把奏章遞給了張位和趙志皋。兩位新進閣員也認真看了起來。
奏章傳閱完畢,王家屏看向了王錫爵:“元馭,這份奏章應該就是你看的最仔細了,對張曉這份奏章你怎麼看?”
“這份奏章別的不說,至少這分析的是有條有理。而且先不論裡面講的是不是準確,就是好些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但是確實是很重要。比如他裡面提的,要是有哪個國家透過長江沿江而上,把京杭大運河截斷了,這確實是一計狠招。想當年後周和南唐作戰,本來打得還算有來有往。結果後周水師進入長江之後,南唐就軍心渙散,盡失江北之地,南唐自此一蹶不振。要是真有哪個國家有這個實力進入長江,這裡頭的威脅甚至可以勝過草原十萬鐵騎。”王錫爵說道。
“元馭多慮了吧,我大明水師豈會讓宵小國家的艦船開到南京城下示威。再說南京城固若金湯,幾隻小船又能如何。不過有些防備也是好,這幾年佛郎機人對我沿海多有襲擾,又竊據澳門,還是要有些防備,在緊要處建上幾個要塞和炮臺也是有必要的。”王家屏說道。
“首輔高見。”王錫爵應和道。
“明成(張位的字)、汝邁(趙志皋的字),你們二位看這份奏章感覺如何?有何心得?”王錫爵看向了張位和趙志皋。
“我倒是覺得張曉對倭國的論斷有些意思,這奏章裡面用了佛郎機國和英國的故事舉例。國朝建國以來,一直有倭寇侵擾,但是總歸還不是倭國的天王和將軍親自所為。可是這英國的國王為了財富真的是毫無廉恥,直接招安了海盜,讓他們肆意擄掠佛郎機國的船隻,特別是運寶船,逼得佛郎機國舉大軍跨海遠征英國,還被這英國打贏了,搞得佛郎機國元氣大衰。張曉奏章裡面了,除了要防備倭人陸軍從朝鮮登陸威懾東北,還需防止倭人或者西夷的海軍對我沿海發起襲擾。國朝沿海地方太多,小心防禦終有疏忽之處要想治本,確實那就非得如張曉所說不可,就是建立可以出遠洋的水師也就是海軍,把沿海的海賊巢穴都給掃平,把佛郎機等夷人鎮住。他裡面講了,特別是要防止倭人近水樓臺,學英國舉國當海盜,大明水師要先發制人掃蕩倭國船隻。張曉此人,倒是頗有些前漢使臣的豪邁在。”張位分析道。
“張曉裡面講的水師船隻製造也有些意思,按照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