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東宮的錢袋子(第1/4 頁)
東宮的錢袋子
許敬宗撫須道:「這些事光靠涇陽一縣的人力是做不完的,按照太子殿下的設想,我們還要在涇陽的西北方向種上一大片樹林,一直種到河西走廊的祁連山以西。」
若是這些都是為他自己謀利,上官儀就算是不要命了,也要去東宮告發許敬宗。
看在他都是為了涇陽建設,幾乎奉獻了他的所有時間的份上,那就暫時不和這個人割袍斷義了。
一個有志向的東宮儲君,總讓上官儀有種不踏實的感覺。
如果太子沒有這麼大的志向,還讓人覺得踏實一些。
許敬宗的為官之道,以及他在關中任一個縣丞的作風,上官儀實實在在地感覺被上了一課。
而長安城的文學館內,李泰要整理各種典籍,與一群學士整理各種要點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儘管今天休朝,中書省內還是有很多官吏在忙碌,他們還在為了如何治理剛打下來的吐谷渾爭論,還有的也在為了今年賦稅收繳苦惱。
自武德七年開始,關中各地的賦稅收繳一直都是個很頭疼的問題。
最開始的時候,大概是武德四年,收繳中原各地的賦稅,還要看當地豪強或者世家高門的臉色,更不要說還有不少地方的鄉民連皇帝是誰都不知道,官府的門朝哪裡開的都沒見過。
至少現在好點了,但依舊是一件令人頭疼的工作。
陰沉的天空剛有些雨水落下,風又大了些,傾盆大雨籠罩了整座長安城。
連續幾日酷熱炙烤後的屋頂,大雨一澆下,便形成了一片水霧。
東宮,李承乾不緊不慢又飲了幾杯茶,聽著徐孝德講述這幾個月他在外奔波時遇到的見聞。
說多了就覺得口渴,徐孝德又喝一口茶水,問道:「殿下,為何要在東宮種葡萄?」
李承乾朝著殿門口走了兩步,正好到會有三兩滴雨水落在身上,又不至於溼了衣服的距離,道:「因孤的弟弟妹妹喜歡吃葡萄。」
忽然笑了笑,又解釋道:「或許太照顧弟弟妹妹們的感受,在你看來是孤太過寵溺他們,因此耗費人力物力就為了一口葡萄,是不該這麼做的。」
「雖只是東宮一草一木罷了,但以小見大……還是不該,你是東宮長史,奉父皇旨意來教導孤,就算是你現在批評孤如何不是,也是應該的。」
徐孝德氣餒一嘆。
李承乾伸手接了一些屋簷流下來的雨水,緩緩道:「伱知道嗎?西域人光是向關中賣葡萄,他們都賺翻了,西域人一直在賺中原的錢,這世上怎麼能有這種事?」
雨勢漸漸小了,隆隆的雷聲卻還在炸響,徐孝德作揖道:「殿下,待臣回去查問坊市。」
見他要走了,李承乾又道:「帶一些茶葉回去。」
「謝殿下。」他拿出一個布囊,裝入小小一袋茶葉,快步離開了崇文殿。
寧兒低聲道:「殿下,是否用飯了。」
李承乾點頭重新坐下來,端起碗安靜地吃著黍米飯。
傍晚時分,涇陽又送來了許敬宗的工作簡要。
因許敬宗已成了關中鄉民眼中的酷吏,所以他治下的涇陽縣全是好人,沒人敢做壞事。
這個許敬宗是許國公給太子殿下辦事的,也是東宮門下的一位幹吏。
寧兒在一旁整理著書卷,時而看向正在書寫回復的殿下,看看是否需要研磨了。
許敬宗是東宮幹吏,杜荷是殿下放在涇陽的錢袋子。
那麼徐孝德與于志寧,就是殿下將他們留在東宮的良心。
寫完對涇陽的回覆,李承乾讓小福安排宮裡的太監送去涇陽。
等弟弟妹妹們從立政殿回來,李承乾走入東宮菜園子,看著這個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