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五色鹽與阿里(第2/4 頁)
從中倒出一些粉色的鹽。
劉仁軌捏起一些粉色的結晶道:「這就是在西域也極其罕有的五色鹽?」
「在蔥嶺以西這種鹽其實也不少,他們甚至可以用這種鹽來造房子。」張大安解釋道:「下官試著用這個鹽來烤肉,可吃起來好似也沒有什麼區別。」
而後張大安又拿出兩塊鹽磚,前隋時期波斯還在,五色鹽也隨之傳入中原。
說起來波斯的滅亡也就是近二十年間發生的事,再說起前隋時期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好像已經過去了一段很漫長的歲月。
當年波斯的五色鹽傳入了蔥嶺,蔥嶺胡族中的安國國主將五色鹽進獻給了隋煬帝。
在之後的曹國與康國也有了五色鹽的相關記載,他們也產有五色鹽。
在西域往來的商貿中,五色鹽的稀有也導致了它的高價。
張大安道:「只有我們攻下了他們的鹽礦,才能知曉這鹽的真面目。」
劉仁軌拿起一些結晶放入口中,細細品嚐著。
在西域的傳聞中五色鹽有很多種顏色,其中最多的就是這種粉色的鹽磚,自從波斯被大食覆滅之後,流入西域的這種鹽磚也越來越多。
張大安又拿出一些綠色的鹽,解釋道:「這種鹽最開始出現在龜茲,只是如今龜茲藏有的綠鹽也不多,還有黑色的鹽,下官就沒有見過了。」
劉仁軌捏起一些鹽,道:「鹽就是鹽。」
張大安從篝火邊拿起一塊烤牛肉,他將牛肉放入盤中,再將胡椒與粉鹽混在一起,悉數塗抹於牛肉上,又道:「如此一來,價格就不菲。」
如今的胡椒在關中的價格確實是便宜一些,可要論起其價格,哪怕買下幾兩胡椒也貴得令人牙疼,一兩胡椒可以買十兩鹽了。
因此啊,司農寺若能夠培育出大量的胡椒,倒是可以讓胡椒成為尋常人家都能吃得起的作物。
聽說司農寺近來的成果不錯,說不定用不了多少年,中原就有廉價的胡椒。
千萬不要小看人們想要吃一口胡椒的決心,當年葡萄在關中一直都很貴,可現在呢?尋常人家每年也能吃上一口葡萄了。
劉仁軌與張大安說著現在的關中的形勢變化,「在吐蕃還有一座京兆府。」
張大安道:「在下以為讓欽陵來西域是個很英明的決定。」
劉仁軌道:「是英公的軍令。」
>/>
是英公軍令,或者是陛下的旨意,本質上都一樣,張大安看著蔥嶺的夜空,有時候這星空看起來的確比關中更清晰一些。
就連星星也稀疏了不少,張大安還記得關中的星空,每到這個時節,關中的夜空中總會掛滿星辰,形成一片十分壯麗的星海。
可如今,夜空中只有三三兩兩的星光在閃爍。
劉仁軌道:「你覺得欽陵離開吐蕃,就沒有人作亂了?」
張大安解釋道:「按照我們崇文館的學識來說,吐蕃的貴族永遠都是少數,而吐蕃的牧民才是大多數,而牧民切身相關的利益都是與吐蕃的貴族是矛盾的,只要有崇文館與京兆府,都護府為其重新分配。」
「在絕大多數人的利益面前,吐蕃的那些貴族不攻自破。」言至此處,張大安又嘆道:「當年在吐蕃下官結識了桑布扎,他算是下官的一位好友,就在前幾天他讓吐蕃人送來訊息,說他已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了,他很想念在長安的松贊干布與祿東贊。」
「之後我就將此事告知了鴻臚寺的人,他們聽聞之後就安排了人手送去吐蕃,我在李安期那邊還有些薄面在,他應該會幫我安排人手,將年邁的桑布扎送去長安。」
吃罷眼前的牛肉,張大安也說完了他要說的事,就去休息了。
劉仁軌還看著眼前的五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