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九紋龍欲鬥小李廣(第1/2 頁)
殺人放火受招安,一朝為賊一朝官。
花榮是將門出身,雖然家世沒落,算不得什麼名門世家,可也是有過祖上光輝的。
那些綠林賊人的本事,在花榮看來,也就那樣子。
若是朝廷能讓他領兵剿賊,無須費力,他定能剿一處滅一處,絕不教賊人猖狂。
可朝廷就是不用他,對那些賊人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詔安,什麼好的壞的,不分善惡,一概都納入朝廷錄用,許以高官厚祿,分外優待的養著。
最氣人的就是那些受詔安的賊子,分明本事不如他花榮,結果在綠林走上一遭,當的官竟然比他都還高上不止一星半點。
什麼統制、指揮使、節度使,朝廷居然都能授予那些作亂賊人,這不是在勾引他花榮嘛。
想他花榮祖上亦不過只是做到從三品都指揮使,而朝廷連正三品節度使都能許給作亂賊人,那他花家的一身戎馬功勞算什麼。
難道安心做良人就活該受欺負不成?
偏偏大宋詔安的例子還不止一次兩次,而是已經數都數不清了,這讓老老實實想走正道,卻又一直無法成功的花榮怎麼想。
殺人放火受招安,又不是隻能那些賊人幹,他也不是不可以的好不好。
連他半成本事都不如的賊人都能成功轉黑為白,花榮根本想不到自己會失敗的理由。
而且這條路子擺明要比從新投軍來的容易,也更加快速。
從一個大頭兵想幹到統制官,沒有幾經沙場,花費個七八年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做到。
即便強如武襄侯狄青那般人物,當初也是兩年三場大戰,數百次小戰,才能用五年的時間,從一個刺配軍當上一軍都統制。
花榮可不覺得他能比得上狄青,換他用五年的時間,能當上一個統制官都已經是祖上冒青煙了。
可從賊變官就不一樣了,大宋最好的例子就是此前被梁山擊敗的十大節度使。
那十大節度使中除去王煥、韓存保、楊溫這般人,那什麼張開、梅展、王文德都不過是底層出身,在綠林中混了個十來年,一朝受詔安,竟然就做得正三品節度使,遙領一軍,坐鎮一州,何等威風。
十來年的功夫,若是從軍中做起,沒有潑天大功,指揮使都不一定能做得到,結果只是扛住了朝廷幾次兵馬征剿,一群山賊土匪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節度使,這讓花榮如何能接受。
花榮祖上也才是節度使而已啊!
由此一來,花榮不禁常常在想,如今的大宋治下,是不是上山為賊,從賊變官,更容易獲得朝廷的重用。
若不是有人開導和家人在側,以及念及祖上名聲,不想汙了祖上威名,怕不是花榮早就另闢蹊徑,走上殺人放火受招安的路子了。
不過世易時移,當初花榮可能心中有點不甘想法,可現在他是定然不會輕易被史進、黃信給勸動的。
國家危難之際,清風寨存亡之秋,若是他轉身投賊,傳揚出去,豈不是有辱他花家聲名。
但教天下人曉得他背國從賊,還不得罵他花榮是個貪生怕死之徒,無忠無義之輩,他焉能有何顏面留存於世。
清風寨和梁山這一戰,花榮是不打也得打,不為其他,只為一個名字。
大丈夫若是無名,上愧祖宗,下辱其後,不堪為人也。
故花榮面色一冷,毫不客氣的對著史進、黃信喝罵道。
“梁山賊子,休得狂言!”
“朝廷大事,自有國家公卿了斷,如何能是你我所能言之!”
“史進,你年少輕狂,不曉輕重,幾番作對朝廷,早已是朝廷心腹之害,你此番還來犯我清風寨,我花榮定是要和你好生做過一番,討教討教九紋龍的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