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第1/2 頁)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
都說難得塗糊,對人對事都寬容一些,日子會過得更舒心。
半月之後,江少奶奶就邀了嬌嬌來府中小聚。
國孝期間的忌諱就算再多,也攔不住姐妹小聚。況且,只要不是大宴賓客、把酒言歡,像走親訪友喝茶敘舊,根本就不算犯了忌諱。
沒多久,魏家這頭也回了禮,不過這次卻是羅氏做東,請了江家長房太太過府一敘。
這主要也是因為江家的情況特殊,二房的嫡妻過世多年,唯一的嫡女更是早已出嫁,而妾室哪怕生養了兒女,也不可能為兒女的親事出面應酬,這些事情自然就全部交給了長房太太。
江家大太太也明白自家二房的尷尬之處,又因為二房獨子並非她所出,只要大面子上過得去,孃家的門第略低一些,她也是能接受的。尷尬人尷尬事兒,略有所不足也是在所難免的。
兩家很快就議定,等魏家的家孝一過,兩家就正式定親。
國孝只是頭一年不準辦喜事,後面兩年就沒那麼講究了。而魏家的老太太過世得略晚一些,以魏家為準就可以了。其實,更妥當的該是乾脆等三年國孝過去後再說,可一則江家二房的獨子年歲不小了,二則魏家這邊除了錦娘之外,還有一個僅僅比錦娘小了兩個月的庶出三姑娘。
兩邊都著急,自然就事急從權了。
定下了錦孃的親事後,羅氏肉眼可見的送了一口氣。
她一共就生了一兒兩女,兒子便罷了,在婚事上頭本就是女子更式微一些的,尤其女兒還是要嫁出去的,嫁到一個全然陌生的人家,一切從頭開始,叫她不得不多替女兒擔幾分心。
偏生,羅氏的長女魏鈺娘遭遇了那些事兒,哪怕魏鈺娘如今都是兩個孩子的娘了,羅氏依舊不曾完全放下心來。也因此,在對待錦孃的婚事上,她愈發的小心謹慎,恨不得將一切不穩定因素盡數剔除。
至於庶出的三姑娘,羅氏倒不至於不盼著人家好,但因為心態不同了,她完全可以不急不緩,慢悠悠的挑選親事。
這就跟嬌嬌沒什麼關係了,畢竟商戶女的出身已經夠低了,至於商戶家的庶女,甭管嫁到哪家去,都不是嬌嬌可以接觸到的範疇了。
沒過多久,許久不見的大姑太太倒是上門了。
要說魏家這兩位姑太太也是怪了。
嫡出的畏畏縮縮,滿腹的算計卻沒相配的腦子,比誰都傻,卻看誰都是傻子;反而是庶出的,打小就養成了落落大方的性子,連同胞兄弟的房中事都敢插手,也會替不受寵的孃家侄女抱不平,還四處幫著相看親事,端的是熱心腸。
大姑太太還有個優點,她每回折騰的都是二房,從不插手大房的任何事情。用她的話來說,她一個庶出的,得有多大的臉去插手嫡長兄的事兒?瘋了?!
而這次回孃家,大姑太太確實是有要緊事兒。
&ldo;大嫂,咱們姑嫂多年了,我也不同你賣關子。我這次過來,是想跟你討三姑娘當侄兒媳婦,就是我夫家大伯家的長孫。&rdo;
大姑太太的夫家早很多年前就分家單過了,她自己的長子都在幾年前娶了媳婦。不過,她夫家大伯因著前頭生了一溜兒的閨女,兒子年歲較小,到今年也不過才十六,就想著在國孝期間先相看好了,回頭再定親、成親。
羅氏聽著還行,思量了一下後,索性命人喚來了三姑娘,只道:&ldo;這是你親姑姑,往年也見過不少次面的,你陪她去園子裡逛逛,說些體己話。&rdo;
魏三姑娘在府裡幾乎就是個透明人,典型的庶女性子,乖巧聽話不多事。她從很早以前就住在後宅北邊靠西面的繡樓裡,二房還沒分出去前,還有兩位堂妹陪著她。她雖是長房的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