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司馬懿敗逃(第1/3 頁)
魏延見司馬師中箭身亡,心中大喜,突然一拍額頭,暗道:不好,丞相叮囑我見到司馬懿大軍後拆開第三個錦囊,沒成想見到魏軍後,忙於殺敵,現在才想起此事。
於是魏延趕緊從懷裡摸出第三個錦囊,拆開一看,裡面提到,見到魏軍後,伺機在山上尋找谷底的司馬懿,發現後立即調集弓箭手射殺。消滅谷底的魏軍後,前往入口處與諸葛亮和姜維會合,一起關門捉賊,爭取全殲魏軍。如果魏軍後撤,派騎軍追擊即可。
魏延暗自慶幸,還好想起了第三個錦囊,否則射殺司馬師後,沒有趕往谷口,違反了丞相的軍令,可就不好說了。
魏延收起錦囊,趕緊依計行事。
······
谷口處的司馬懿腸子都悔青了,驕兵必敗此言不虛啊!司馬懿和司馬昭暗暗祈禱,司馬師能平安撤出谷口。
司馬懿現在陷入兩難的境地,司馬師率領前軍四萬人已經進入山谷,看來凶多吉少。而自己率領的中軍四萬人和後軍四萬人在谷口處接應司馬師,但由於後軍負責運送投石車和糧草輜重,行動遲緩,此時還未趕到。
山谷狹窄,大軍無法衝入谷內救人,谷口的司馬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人馬在魏延大軍的攻擊下苦苦掙扎。
如果自己現在撤軍,大兒子司馬師必死無疑,如果不撤軍,蜀軍保不齊會圍攻過來。
正在司馬懿猶豫時,山腳下轉出一支人馬,來到了司馬懿大軍的側面,司馬懿定睛一瞧,嚇得面色蒼白。
只見中間有一輛四輪小車,裡面坐著一人,身披鶴氅,頭戴葛巾,手持羽扇,氣定神閒,眼神堅定,毫無懼色,正是司馬懿聞之色變的諸葛亮。
司馬懿向諸葛亮身後一瞅,見蜀軍人數不多,約莫兩萬人左右,而自己的身邊有四萬大軍,司馬懿暗喜,此時正是生擒諸葛亮的絕佳時機。
於是司馬懿大手一揮,下令前面的騎軍向諸葛亮發起了衝鋒。
諸葛亮原本的設想是以魏延的敗軍引誘司馬懿進入山谷,欲再來一次火燒“上方谷”,沒成想司馬懿老奸巨猾,只是讓前軍進入山谷追擊魏延的敗軍,中軍和後軍守住谷口接應前軍,導致諸葛亮的妙計功虧一簣。
見司馬懿遲遲不肯入谷,埋伏在谷口處的諸葛亮再也等不及了,只好亮出身來,引誘司馬懿向自己進攻,而從山腳趕過來的姜維四萬人馬加上魏延的三萬人馬,九萬對八萬,由於魏延佔據著地利優勢,勝算還是在自己這邊。
當兩萬騎軍向諸葛亮衝來時,諸葛亮羽扇一揮,身後的親衛立即將他的小車調轉頭,向後推去,兩邊的盾牌手閃開一條通道,諸葛亮的小車迅速進入通道內,盾牌手很快合在一起,諸葛亮不見了。
盾牌手前面是一排諸葛連弩,後面是整齊劃一的弓箭手方陣。此時鼓聲大作,諸葛連弩和弓箭手同時瞄準魏軍騎兵,戰鬥一觸即發。
魏軍騎兵疾馳過來,他們身披鎧甲,手持長槍,馬蹄聲如雷,震得大地微微顫抖,聲勢浩大。
然而,就在他們進入射程內時,一陣密集的破空聲突然響起。
諸葛連弩率先發威,蜀軍士卒們拉動弩弦,無數的弩箭如同閃電般射出,直撲魏軍騎兵。
與此同時,盾牌手後面的弓箭手也毫不示弱,他們搭箭拉弓,箭頭傾斜向前,一鬆手,數千支箭矢如同優美的拋物線,雨點般傾瀉而下。
天空中,諸葛連弩的弩箭與弓箭手的箭矢交織成一片密集的箭網,向著魏軍騎兵迎面而來。
箭矢如同雨點般打在魏軍騎兵的身上,伴隨著一陣陣慘叫,戰馬紛紛倒下,中箭的騎手瞬間摔落於地,在地上翻滾著哀嚎不已。
整個魏軍騎兵的衝鋒陣型在密集箭雨的打擊下瞬間崩潰,變得混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