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龍川(第1/2 頁)
“怎麼不會?”英王反駁道,“潘知遠那廝,一向偏愛美人,還不分男女老少。”
“就算潘尚書膽大包,”謝石安分析,“若是忠順府的人聽了這話,找上門去,遲早也會暴露的。更何況,燕國公主一向偏愛這個孫女,若是這事不假,她一早就上門了。”
“可不就是,”英王笑的有些詭異,“所以潘知遠才請旨出京,把人藏山東了。”
“真的?”謝石安大吃一驚,這點,他倒是沒有料到。
原以為,徐婉如進了朝宮,等朱自恆回京,她也應該回忠順府了。沒想到,這潘知遠和朱自恆的想法這麼與眾不同,竟然把孩子送山東來了。
“自然是真的,”英王湊近謝石安,“本王這次出京,就是來盯著潘知遠的。”
“是皇上的意思嗎?”謝石安有些奇怪,肅宗怎麼也不可能,讓十二三歲的弟弟,出遠門做這樣的事情。
“那個,”英王又顧左右而言他了,“我跟皇兄了,是跟著潘知遠的隊伍出校只是路上有些耽擱,遲了兩。”
“哦,”謝石安點點頭,看來,英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藉口潘知遠送旨去山東,偷偷來濟南和東海王的人聯絡。
“謝兄你呢,”英王又問,“這般秋雨時節,怎麼想著往山東來了。”
“我外祖父的一個好友,”謝石安笑,“最近來山東的歷山書院講學,我就趁機南下,長長見識。”
“歷山書院?”英王想了想,問,“是龍川先生嗎?最近就聽他來歷山書院,倒是沒聽別人要來。”
“就是龍川先生,”謝石安笑,“他與我的外祖父是少年同學,卻跟我的祖父一見投緣,算起來,也有些年沒見面了。”
“龍川先生不怎麼進京,”英王笑,“倒是聽,常去北疆一帶呢。”
“嗯,”謝石安點點頭,“龍川先生為人才氣超邁,又喜談兵,年少時也曾參軍殺敵,與別的大儒有些不同。”
這龍川先生胡亮,原是婺州永康人,生於大梁的殤帝一朝。生而且有光芒,議論風生,喜談兵法,下筆數千言立就。
胡亮雖然博學多才,卻主張不隨波逐流,更不屑趨炎附勢,作文只為議論卻不為官職而作,且常常為權勢人物所不喜。因此青壯年時期,兩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未得鄭
兩次不第,龍川先生自言,“亮聞古人之於文也,猶其為仕也,仕將以行其道也,文將以載其道也,道不在於我,則雖仕何為?”於是,胡亮放棄科舉,為藩王幕僚多年,有謀智,擅兵法。
大梁末年,主幼母壯,藩王內耗,最後被大楚的太祖得了下,局勢才得安定。太祖一朝,龍川先生又又“詣闕上言”,慷慨激昂地批判了儒生學士拱手端坐空言性命的不良風氣,感動了太祖,受其賞識。
但是太祖的寵臣曾照搶在太祖召見之前見了胡亮,借籠絡胡亮來擴充套件個人勢力。此事為胡亮所知,因而,“逾垣而逃”,拒絕接受太祖賜的官職。
因其風骨錚錚,又不耽於空談,和歷代理學大儒有所不同,自成風格,世人都稱龍川先生。
這樣的人,註定了不會靠近朝廷,更不會頻繁進京。所以,謝石安這次出京來山東,就借了龍川先生在濟南歷山書院講學一事。
謝石安倚著窗,見外面的風雨轉,又見英王多飲了幾杯,便淺笑陪坐,不提離去之意。
兩人都是偽裝高手,英王奪位登基之前一直蟄伏,世人皆以為他是個平庸之輩,誰知英王的機謀,竟然埋的那麼深遠。
而謝石安前世,也有類似之處。肅宗有滅鎮國公府的心思,唯有碌碌無為之輩,才能讓多疑的帝王放心。
謝石安自從得知肅宗的心思,就沉迷青樓,分不清哪為真,哪為假。只可惜他一個饒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