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2/2 頁)
有的面都被切割成偏四角形,材質不明。隨著觀看的角度不同,這個物體的形狀會有顯著的變化,顯然不是侷限於這一維度的構造物。如果僅此而已,在如今這個時候倒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問題在於,那物體沉在恆星的核心中。進行了維度遷移的巨型智慧,本以為不管沉在哪裡,從那個維度伸手過去就能輕鬆撿起,然而還是被恆星的熱量阻擋了。本以為是三維的恆星,卻以無限維度時空間圓柱的形態散發出巨大的熱量,橫亙在巨型智慧面前。
那明顯是自稱比鄰星人留下的禮物,但圍繞比鄰星所做的一切維度操作都以失敗告終,就像對於自稱比鄰星人的抵達不可能性一樣,將絕對無法觸及的東西,以物質態的形式,作為物質留給了巨型智慧和人類。
巨型智慧不存在所謂的絕望。
但是——即使在事態終結後依然保持自閉狀態陷入旁觀的基歇爾想——我們巨型智慧,不斷追求可能性,如此擴散下去,會不會在無限維度中的無限時間的盡頭,歸還為與無沒有區別的東西呢?我們是不是也該為自己賦予一個更容易交流的神明?那和對熱寂的恐怖不同。那不是什麼大問題,而只是更接近於對單純稀釋的恐懼。
智慧壓,基歇爾試著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巨型智慧相信自己正以自己的力量進步。但自己是否僅僅是在隨波逐流而已?基於某種類似於產生出邏輯階層間差異的力量,在摩肩接踵的小自由度與大自由度之間,產生出熵式的力,朝著大自由度的方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