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2 頁)
李清照冷冷一笑,於是在鄆城縣衙門見官的一幕重又上演
一番審理過後,縣官駁回了張大戶和武大郎的訴求,判潘金蓮給白勝,著令張大戶一家賠償傷藥費一百兩給白勝一方。
道理就是白勝的道理——關於鬥毆事件,先動手的是武大郎和張員外一眾家丁,捱了打活該,打了人卻不行,只需張員外一氣尚存就不能指證白勝鬥毆殺人;而關於婚娶問題,由於潘金蓮和武大郎之間的確沒有父母之命,所以對武大的訴求不予支援。
這畢竟不是奴隸社會而是封建社會,張員外買回幼小的潘金蓮並且養大,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要老牛吃嫩草,所以從未與潘金蓮確立養父養女的關係。既然如此,潘金蓮既不是張家的養女,也不是張家的奴隸,她的婚姻就不能由張家做主。
誠然,這個道理只是白勝的獨特意志,是與當世人們的觀念格格不入的,但是怎奈有李清照這尊大神坐鎮,不要說白勝的論調有著三分道理,就是一分沒有,縣官又怎會因此得罪李清照?
所以張家和武大郎就只能落得個啞巴吃黃連了,看著白勝等人攜著新娘子潘金蓮,被知縣恭送出府,張家主婦和武大郎氣得七竅生煙,卻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這一刻,武大郎的打算是等他兄弟武二郎回來哭訴,而張家主婦則已經打發家丁前往湯陰縣,去尋找他丈夫的堂弟張用,那張用在湯陰縣城軍中做了個步弓手的頭目,無論如何也要報這一場深仇!
當晚,白勝一行人在縣衙包下來的一家客棧住宿。
李清照以為白勝強搶潘金蓮是為了給自己娶一房妻妾,就建議讓潘金蓮跟白勝住在一起,並且準備就地給白勝置辦一場簡約的婚禮,佈置一間臨時的洞房。
與李清照的熱心相比,閻婆惜顯得很不高興,因為早在縣衙裡的時候潘金蓮就已經揭開了紅蓋頭,她發現潘金蓮的姿色絲毫不遜色於她,又是個未曾的黃花閨女,她想要嫁給白勝的可能驟然變小了。
潘金蓮的態度當然是千肯萬肯,她在揭開蓋頭的同時也看見了白勝的模樣,如此英俊挺拔的男人實是她生平僅見,在她看來,嫁給這樣的男人應該是天下所有女人的渴望,不嫁才是傻瓜。
郭盛等人也都忙著給白勝道喜,恭喜他又收穫了一房嬌妻美眷。
然而白勝的反應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明確表示,並沒有迎娶潘金蓮的打算,但具體到為什麼要救潘金蓮這個問題上,他含糊其辭,只說要給李清照找一個侍女,以便沿途伺候。只是這個說法很難令眾人信服,如此大動干戈地找侍女,這顯然不正常。
白勝自然不能說出他的真正想法,因為包括潘金蓮本人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會預料到潘金蓮後來那會淪落到為人不齒的境地。至於娶了潘金蓮當老婆,他暫時真的不敢,萬一這潘金蓮的本性就是放蕩的呢?那麼今後被她搞出一頂綠帽子將情何以堪?就算屆時殺了她的人,自己的腦門兒也是綠過了不是?
所以他覺得需要先觀察潘金蓮一段時間,娶不娶今後再說。
四天後的一個正午時分,白勝一行車馬來到了湯陰縣城外,此處距離汴梁已經不遠,進入縣城住宿或者是打尖後穿城而過,是可選的兩種行程。
如何選擇?一行人唯白勝馬首是瞻,白勝卻要徵詢李清照的意見,旅途顛簸勞頓,首先要考慮的是女人能否撐得住,白勝一向是顧及他人感受的性格,是走是駐,從不獨斷專行。
正停下來商量時,忽見一隊牛車從岔道匯入,車上裝滿了黑色的塊煤,在陽光下閃爍著油亮的光澤,白勝不禁驚奇萬分,盯著煤車讚嘆了幾聲,旋即詢問左右:「你們有誰知道這是什麼?」
閻婆惜潘金蓮以及郭盛等人盡皆茫然,唯有李清照博學多知,當即給白勝解惑,「這是石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