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忽然到來的七月(上)(第2/3 頁)
劍》第一卷的寫作——最終敲定為全書(第一卷)38.5萬字。這本書最終在次日上午出現在了商務印書館的一位年輕編輯的桌上。
而《旅途無始終》則早已在5月15日被送到了一流期刊《赤風》的總編輯部。
兩篇作品的爭論都十分巨大,最終直到夏希羽等人在六月下旬完成了本學期的期末考試的時候,都雙雙沒有成功見刊和見印——
沒錯,《旅途無始終》的爭議遠遠大於《黎明之劍》,主要原因在於其中類似於“嬉皮士”的部分劇情以及最後一部分展現的新時代的“約會”場景(一男一女幾乎是坐在原地談著似是而非的話題)讓老編輯們難以接受。
正當《赤風》編輯部在討論要不要將《旅途無始終》公開發表的時候,他們驚恐地發現——“赤瞳”投稿的第二篇短篇科幻小說《吊銷父母》出現在了編輯部。
最終,夏希羽在七月一日收到了三份修改意見——
《黎明之劍》第一卷:已收到夏希羽同志極富爭議與想象力的優質投稿,我方將派出兩名編輯前往你處面談。
《旅途無始終》、《吊銷父母》:已收到夏希羽同志的投稿,《赤羽》有關編輯部人員由於兩邊意見兩極分化,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現已交由我方(《華夏科幻》編輯部)為你開具我編輯部總編輯王仁洲同志的審稿意見——
首先很榮幸能收到兩篇軟科幻文學的開山之作。
然而,最終讓我下定決心的是:在與商務印書館某編輯(數日後將前往你處的兩位編輯之一)在偶然之下一起讀完《黎明之劍》的手稿、《旅途無始終》、《吊銷父母》這全部三份手稿。
最終,我們兩人決定接收各自收到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我對三部作品提出意見,我只有三個:第一,建議你形成《黎明之劍》為主的寫作風格——按照你的投稿說明,我建議稱呼為“希靈式文學”,一種詳細刻畫了眾生態的軟科幻小說;第二,《旅途無始終》的最後一節,《登幽州臺歌》的出現恰到好處,望你能保持這一長處;第三,強烈建議你以後可以把所有短篇和中篇科幻小說作品優先投稿我刊。
……
而在學術方面,直到七月一日為止,夏希羽有關ELEctRE IS(one S【simplified】)和IV(four)的論文被成功收錄於同一期刊——ScI1區的《IEEE FRoNtIER oF INtERNAtIoNAL mAthS》,唯一的小插曲是IS的論文被編輯部要求進行小改。
因此,根據修改器的統計,夏希羽目前發表的論文有——
第1篇,即關於模糊數學和模糊邏輯的發展方向的論文,與扎德教授合作發表,ScI2區期刊;
第2篇發在了ScI2區期刊《FUZZY LoGIc SYStEm》,獨立通訊作者;
第3-5篇分別發在了ScI2.5區期刊《mcdm REpoRtINGS》、《JoURNAL oF IEEE FUZZY mAthS》,獨立通訊作者;
第6、7篇論文發在了中文頂尖核心期刊《華夏模糊數學學報》上(視作華科院ScI2區,但修改器和夏希羽均按照世界三流成果【ScI3區】計算),獨立通訊作者;
第8篇關於FAhp法的論文發表在ScI1區期刊《AppLIcAtEd mAthS FRoNtIER》上,獨立通訊作者;
關於ELEctRE IS法的第9篇論文以及關於IV的第10篇論文均發表在ScI1.5區期刊《IEEE mAthS Journal》上,獨立通訊作者;
第11篇論文,也就是符雨霄和童曉伊在夏希羽指導下完成的論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