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錯位人生(第1/2 頁)
今年的寒假挺長,過完元宵才結束。擺攤是她在家裡最開心的時刻了,不用應付親戚朋友的噓寒問暖,也不用看父母臉色行事,伺候弟弟妹妹,還有幹不完的家務活,最主要是自己賺錢了,感覺自己說話更有分量了,走路頭都能抬起來了。十幾年了,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下長大,杜蔓沒少遭罪,很小的時候就幫忙幹農活,家務活,中午放學回家要自己做飯,吃完後繼續去上學,下午放學要做一家人的晚飯,等著爸爸媽媽工作後回來才能吃,平時洗衣服、打掃衛生也沒停過。儘管杜蔓很努力幹活,主動承擔家庭工作,從小就很乖很聽話,但還是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認可,父母始終覺得女兒沒用,就是給別人養的兒媳婦,長大就跑了。
杜蔓在原生家庭很少得到重視,甚至吃飯都要坐在角落,重要活動從未有機會出席和表現,因為只有兒子才能參加,女性得到的鼓勵和支援很少,家庭資源和發展機會主要投資在兒子身上。所以,每次放假杜蔓都要去打暑假工。因為她想讀書,而父母不想供她讀書,每次父母生氣都拿她讀書花錢這個事罵她,她自知理虧,只能忍著。
她清楚的記得,初中畢業父母就讓她別讀了,去廠裡上班,後來考上了縣裡的最好的高中,才免於打工的命運;高中畢業的時候也讓她別讀了,去廠裡上班,她明明考上大學,家裡還是覺得女娃娃不應該讀書,氣的杜蔓直接離家出走。她的原生家庭不是幸福的,她的成長充滿了艱辛和無奈,這十幾年她一直忍受著不堪的生長環境,這絕望的環境像一雙手緊緊的扼制她的喉嚨,壓得她無法喘息。讀書是她唯一能自己掌控的出路,她嚮往書裡描述的美好生活,崇拜書裡寫的英雄人物,渴望逃離現實生活。
在大學裡,她選修了文學專業,文學成了她生命裡的白月光,只有在閱讀文學作品才讓她感受到世界的溫暖、人文情懷和對生命的尊重。她酷愛《紅樓夢》,來來回回讀了幾十遍,以前是看原著,後來是看影片,再後來發現很多《紅樓夢》解讀的欄目,這些她都看了,對《紅樓夢》非常熟悉。如果有人跟她聊《紅樓夢》,她能跟你聊幾天幾夜,她最大的感觸就是曹雪芹怎麼寫的這麼好,用林黛玉的話來說就是:個個都好,非常崇拜曹雪芹的寫作能力。《紅樓夢》是開啟杜蔓認識世界的重要通口,在這裡她學會了人情世故,學會了自我覺醒,學會思考人生問題,找到了自我認知和定位,認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沒看《紅樓夢》,她可能還是從農村裡出來的傻丫頭,對世界一無所知,幻想天真的社會,對未來充滿迷茫,很難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發展。
她常常幻想如果她不是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多好,如果她的父母多關心她一點,多支援她一點,而不是隻有怒吼和責罵,這樣,她應該也是個孝順聽話的孩子,也不會這麼孤立無援。此刻,站在北京的街頭,看著川流不息、高樓大廈、萬家燈火,她又何嘗不想家,她也想回去看看,可是她的家庭並不是避風港,也不是安心窩。她回不去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她早已沒有了家。如果原生家庭摧毀 了人生的美好,那麼文學就是對殘酷命運的修復。讀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學自己喜歡的科目,而不只是為了應付生計和考試,有資格去追求燦爛的、美好的事物,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如果能夠進行錯位人生,這就是杜蔓想要交換的人生。
但是杜蔓也很清楚,出身不好不能怨天尤人,尤其不能做白日夢。她也想像黎桑那樣活的像個小公主,像蘇小落那樣過著小資生活,不需要為生計操勞,也有人疼有人愛,人格健全,美麗善良,擁有著美好的人生。如果杜蔓只是羨慕嫉妒的話,那她這輩子才是真的完蛋了!她才不會每天盯著她們看呢,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她畢竟讀了那麼多古籍,瞭解那麼多歷史和偉人事蹟,她還是有啟發和思考的。人生不是一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