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3 頁)
現存的殘跡,文獻的記載或訛傳,主觀的理想化,術數的附會,所構畫的西周土地分封的圖案都存有兩個缺陷。一是經今文學家整齊劃一的分封規格,這在地形相當複雜,測量手段不很準確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行的。二是經古文學家以術數結構為先驗圖式,以天子王畿為中心,五等九服,五百里圈式的封國圖案,這在現實的地理環境中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儒學各派關於西周封國封地的圖案雖近於虛謬,但封國封地的西周分封卻是一個歷史事實,《詩經》、《書經》、《左傳》等典籍都有不少記載。如《詩經。大雅》記載:&ldo;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召伯,徹其土田。王命傅御,遷其私人。&rdo;這大致說明瞭西周封國封地的一般情況:由周天子封築封地的疆界,封主一宗及私屬計程車農工商人員去封地建國。在封國內,君主就是領主,&ldo;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rdo;
各封國大小領主再按照同樣的土地分配模式,按宗族等級分配土地。這種等級分配模式的最低一層,就是分配給農民。農田如何分配?井田制的分配方式是否存在?透過對文獻記載的分析,其中有幾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計口授田,農民對土地沒有所有權。二是封國內領主土地的定期重新分配。這種定期的重新分配是指直接分配給農民的這一層分配。農民換土易居進行耕作,使肥瘠各勻,財均力平。三是以助耕公田為主的農役地租(包括兵役)是領主和農民之間基本的剝削聯絡。以後田制的變化主要是針對這三點。田制的變化必然導致物質生產方式的變化,最後導致周王朝宗法式分封的政治結構的瓦解。這點孟子早已看到:&ldo;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均,穀祿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祿可坐而定也。&rdo; 這種封建領主的土地佔有、分配形式,本身孕育著其衰滅的必然性。對各封國來說,由於它們的土地不是定期重新分配的,因此,土地的多少,土質的肥瘠,勞力的眾寡強弱,水源的多少,可墾地可能的大小等自然條件差別的客觀存在,科技發展對農具、水利、耕作方法的改革在各封國存在的差距,這些因素使各封國在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上(食、兵)的差距明顯加大。
彼此之間由於經濟利益而發生的政治鬥爭,進而導致為爭奪土地、財富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韓非子首先從經濟原因解釋了當時的政治鬥爭,&ldo;晉之分也,齊之奪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rdo; 據《春秋》所記的242 年間,侵61,伐212 ,戰23,圍44,入27,襲1 ,結果滅者30,取者16,遷者10 《史記。太史公自序》雲:&ldo;春秋之中,拭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rdo;對各封國內的大小領主來說,由於私田的出現和增多,超過公田,私門富庶,公室貧弱。鑑於這種狀況,公室只得承認私田合法,對私田一律課稅,增加公室收入。這危及到私室的經濟利益,促使它們謀反,瓜分公室。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 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承認私田的合法,過了32年,季氏、叔孫氏、孟氏&ldo;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徵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半焉&rdo;;再隔25年,又&ldo;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皆盡徵之,而貢放公。&rdo; &ldo;皆盡徵之&rdo;的現象說明,新興的地主土地私有製取代領主土地佔有分配製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對耕種土地的農民來說,定期交換土地的方式,使他們對保持土地肥力不感興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