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傳和承是兩種東西(第1/2 頁)
“小許,你做這個題材的時候,真沒必要有那麼多顧慮,‘遊戲’也是我幾經考察後選定的、最可能達到我那所謂目的和需求的最佳載體。”
楊雁安揹著兩手在屋裡晃晃悠悠,精神狀態看起來十分穩定。
“我知道我這麼說你可能還是有點暈乎,但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你擔心的那些問題——什麼立意不夠深刻、風骨不夠突出,受眾不夠廣泛——我目前只是想把它‘傳’出去,而且最好是能傳到對這類東西能有一定興趣、願意以此為源,轉頭去更深入瞭解瞭解這東西的年輕人手裡罷了。”
“可是……”
“因為‘傳承’二字,從來不只在乎於一個‘承’字而已。”
許意遲近乎本能地想要張嘴提出疑問,楊雁安先她一步,開口將她未說完的後半句話塞回了她的肚子。
“‘傳’和‘承’是兩種東西,‘傳承’,向來講究的是先‘傳’再‘承’——換句話說,一種文化或是某種技藝,想要被人安安生生地傳承下去,它首先要有一定的民眾認知度和接受度。”
“——甭管是小眾還是大眾,也甭管那東西是好是賴、是難學還是容易,全然沒有傳播度、丁點不被人熟識和接受的玩意是根本傳不下去的,什麼都不例外。”
“一種文化,只有在傳播度足夠廣泛,基層有生力量——包括從業者與愛好者——足夠豐厚的前提下,才擁有能被繼續發展、創造並傳承下去的可能。”
小蘿莉說著抬頭深深望了許意遲一眼:“這樣講,小許,這裡我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問你個你最容易理解的問題。”
“誒好,您問。”許意遲下意識再度挺直了腰桿。
“在不提前查資料的情況下,”楊雁安的眼睛一眨不眨,“提起非遺,你腦子裡最先想起來的都是些什麼?”
“琴棋書畫。”許意遲不假思索,“還有刺繡剪紙陶瓷……再就一些民族樂器,但這個我就不確定哪些是哪些不是,有沒有流派的區別了。”
“好。”小蘿莉微一頷首,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那你有發現你提到的這些非遺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
“呃……它們……”許意遲搓著下巴稍作沉吟,“它們都很常見。”
“是我們從小到大,聽別人把它們視為‘有代表性的華夏文化’,而常年掛在嘴邊的東西。”
“對。”楊雁安點著腦袋耐心補充,“並且你們知道的,大多是這些文化中最出名的大類——譬如刺繡中的蘇繡、湘繡,蜀繡等——對各少數民族早些年名不見經傳的刺繡小類,通常不會太瞭解。”
“確實。”小姑娘不大好意思地伸手抓抓頭髮,“像那什麼苗族錫繡和藏族刺繡這些,都是近幾年各地方有關部門逐漸重視並努力宣傳本地的特色文化了,我才對它們略微有所耳聞。”
“之前壓根就沒怎麼聽說過這些,以為天下的刺繡都一樣,都是蘇繡或者蜀繡那樣。”
“是的,是這樣的。”楊雁安走過來抬手拍拍許意遲的發頂,這姑娘撓自己腦瓜的時候好像挺用力的,把髮型自己的都給抓吧爛了。
“所以,你發現了嗎?小許。”
“在我們今天聊到的這些非遺裡面,越是廣為人知的東西,它們被儲存、傳承的情況也就越發好,有不少甚至還能不時擁有些後人改良、創造出來的新鮮工藝或技巧。”
——比如那什麼把瓷器和刺繡結合起來,在瓷器上繡花的。
這玩意剛面世的時候,著實是給她這個老東西都嚇了一跳——誰家好人閒著沒事,偷摸研究這麼離譜的技術!
“與之相對應的,越是默默無聞的非遺,越是容易面臨著被失傳的風險。”
“嗯對。”許意遲重重將頭點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