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音樂課2(第1/2 頁)
“不知道大家對音樂有多少了解?”
見大部分同學搖頭,黃沾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侃侃而談,“既然大家都不瞭解,那咱們首先講一下音樂的起源。”
“古今中外的學者對音樂的起源進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但大多隻停留在假說之中。目前為止關於音樂起源的六種說法:
第一種勞動說:認為音樂起源於勞動的呼號是基礎。
第二種模仿說:認為音樂起源於對自然界聲音的模仿。
第三種情感說:認為音樂起源於人類表達情感的需要。
另外三種是語言說、神聖說和遊戲說,以上六種說法並不是獨立的,互相影響,共同促進了音樂的起源和發展。”
鬼才黃沾學識淵博,果然厲害!王雲軒不無羨慕的如是想,和大多數同學一樣,向黃大師投去豔羨的眼神,一臉崇拜之色。
“音樂體裁分為兩大類:聲樂體裁和器樂體裁。
器樂體裁指的是樂器音樂。?
聲樂體裁是指以人聲為主要表演形式的音樂型別。
歌曲藝術是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多種型別,搖滾樂、爵士樂、流行音樂、鄉村音樂、古典音樂,RAp等等。”
講完所有的音樂型別之後,黃沾雙手撐著講桌,笑呵呵的看著大家,
“有誰對搖滾樂比較瞭解?”在發現王雲軒舉手,伸手示意請他發言。
“什麼是真正的搖滾?就是當音樂響起的時候,人瘋啦!”王雲軒說完,開始模仿搖滾樂的歌手,頭搖的好似撥浪鼓,形同瘋子一樣。
“哈哈哈~”
生動形象而又誇張的動作,頓時引來一片鬨笑。
黃沾哭笑不得,抬手製止,“可以啦,願意搖晚上去夜店,搖個夠!”
待王雲軒坐下後,黃沾輕撫額頭,原本的講課思路全被打亂,幽怨的瞟了眼始作俑者王雲軒,然後說道:“在20世紀初,爵士樂在美洲新大陸誕生,
這是一種源於黑人社群的新興音樂風格,逐漸成為當時主流音樂風格之一。
斯坦蓋茨是爵士樂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薩克斯管演奏家,還是樂隊指揮和作曲家。
50年代,搖滾樂逐漸取代爵士樂成為主流。搖滾樂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世人喜愛。
約翰·列儂是搖滾音樂史上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不僅是披頭士樂隊的主唱和詞曲創作人,更是對音樂、藝術和社會議題有著深遠影響的藝術家。
80年代,流行音樂趕超了搖滾樂,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代表人物邁克爾傑克遜,是流行音樂界的傳奇人物,他的音樂和舞蹈風格對世界音樂影響深遠。”
黃沾撐著講臺,笑問道:“大家對香江歌壇的發展史是否瞭解?”
見大家搖頭,笑道:“50年代,香江正處於發展時期,百廢待興。
60年代香江興起第一次樂隊潮,到70年代中葉正式確立樂壇秩序,這段時間,是香江樂壇的啟蒙階段,確立風格的重要時期。
在此期間,香江樂隊以翻唱西洋歌曲為主,同時受到粵曲和臺北抒情小調影響,構成了香江樂壇啟蒙階段的畫面。
70年代中葉,建立起粵語歌壇秩序。許冠節和顧佳輝則是締造香江歌壇的“絕代雙驕”,世人皆尊許冠節為“香江歌神”,其實顧嘉輝的貢獻毫不遜色。
79年,以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為節點,香江歌壇迎來第一次盛世。不論是歌手還是幕後音樂人,人才濟濟,港樂就此邁入黃金年代。
80年代,香江樂壇的發展越來越好,未來將會出現很多優秀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