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科考!南北之爭!(第2/3 頁)
孜也不會拒絕。
楊榮是內閣七臣中年齡最小之人,本身才氣也不算高,當年之所以能夠進入內閣得皇帝陛下青睞,不是因為其才學,而是因為機敏,所以陛下斷然不會命這楊榮出任會試主考官。
他解縉首當其衝,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就算陛下會遴選兩位主考官,那也是他解縉和黃淮!
所以解縉現在眼巴巴地跑了過來,就是希望能爭取到這個好差事。
“陛下,臣不才,願為國朝掄才選賢!”
聽聽!
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啊!
解縉直接開口,裝都不想裝了。
朱棣知道解縉這點小心思,無非就是看上了會試主考官的位置。
畢竟這解縉學究天人,又是士林大儒,確實主考官的最佳人選。
想著,朱棣就要開口。
偏偏在這個時候,朱高爔輕咳了一聲。
見此情形,朱棣頓時會意。
“此事稍後再議,你先下去吧!”
解縉有些蒙了。
他剛剛分明看見陛下準備下令了。
這怎麼還突然變卦了呢?
奈何皇帝陛下金口已開,解縉只能悶悶不樂地離去。
等這廝走後,朱棣才略顯不解地看向朱高爔。
“爔兒,你方才為何要制止?”
朱高爔看向朱棣,道:“陛下還記得南北榜案嗎?”
此話一出,全場皆寂。
朱棣頓時變了臉色。
南北榜案又稱春夏榜案、劉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爭、南北榜事件。
大明洪武三十年二月會試,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試,後會試結束髮榜,陳?為第一,取錄宋琮等五十一名,是為春榜,因所錄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稱南榜,北方士子一名未取,為歷科所不見,引起一片譁然。
結果會試落第的北方舉子聯名上書,狀告考官劉三吾白信蹈等偏私南方人,太祖朱元璋命人複閱落第試卷,增錄北方人入仕。
但經複閱後上呈的試卷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有人上告說劉三吾白信蹈暗囑張信等人故意以陋捲進呈,太祖朱元璋大怒,處理了相關官員,後親自策問,取錄了六十一名北方士子,故又稱北榜。
縱觀這場南北榜案,劉三吾被髮配西北,其餘考官也被髮配流放,就連前去調查的官員也難以倖免於難,也是洪武年間的一大冤案。
或者說,這是大明科舉的一次醜聞!
朱棣眉頭一皺,低聲追問道:“爔兒,難不成這案子背後還有什麼隱情?”
朱高爔直接開口點明原因。
“其實自大明立國以來,就已經深陷黨爭的漩渦,大明朝堂最大的兩黨,就是南人集團和北人集團!”
“洪武朝堂最大的黨爭,就是以是李善長等人為首的淮西集團,與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雙方之間的明爭暗鬥,其中浙東集團以文人、名士居多,一直處於淮西集團的打壓之下,劉伯溫、宋濂等人的悲劇下場就是明證。”
這事兒朱棣也知道明白,因為宋濂和劉伯溫下場確實不好。
宋濂就是寫《送東陽馬生序》那位,於洪武十年慘遭流放,途中於夔州病逝。
而劉伯溫就更是名傳後世了,比肩諸葛武侯的奇才,後被權相胡惟庸罷官去職,於洪武八年憂憤而死,野史稱他是被胡惟庸派人毒死的。
原來這背後,還是兩大文臣集團在明爭暗鬥。
朱棣頓時有些訝然。
“除了這兩大黨派外,還有一個山西黨,其魁首正是那楊憲!”
“楊憲此人能力超群,辦事練達,又並非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