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第2/2 頁)
不由一笑。
“南陽陰氏,天下名族,陰瑜雖不是嫡枝,也並非豪富,但自來有孝名,性情柔和,與我兒才德堪配,定當舉案齊眉,和成佳偶。”
荀採不好意思的低下頭,臉上飛紅。
“陰氏豪族,規矩與我們家定有許多不同,當謹慎小心,循規蹈矩,侍上以敬順,帶下以溫柔。《易》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小事不行,或至大禍,兒當以之自勉。”荀爽回身自書架取下一卷竹簡,“我書成一卷,你日後多多誦讀,定能補益缺漏,常有進益。”
“多謝父親。”荀採俯身稽首再拜,上手捧住竹簡。
女兒容貌已與妻六七分彷彿,秀長頎美,姿容合儀,聰穎靈慧,荀爽凝視著她低伏的身影,在她髮髻上輕輕一撫,嘆息道,“昔日,阿蕙(荀採乳名)只有阿善這般高,捉著我的革帶(腰帶)要糖,那時場景,彷彿還在眼前……一轉眼,吾女已亭亭矣。”
荀採抬頭,燈火搖曳中,父親髮間銀絲微光,眉宇間是擔憂的褶痕,再次埋首,聲音添了哽咽,“阿弟年小,尚不能侍奉尊前,兒離家後,父親要自己保重身體,夏炎冬寒,謹慎衣食,多加餐飯……”
這一晚,荀柔睡得和往日一樣香甜。
直到許久後,他才在《左傳》中讀到宋伯姬的故事。
魯國的公主,嫁給宋國的主君,雖然身份高貴,夫妻卻並不和諧。十年後夫婿死去,沒有孩子的伯姬,沉默在異鄉守寡度日。
直到許多年後,有一天,宋國皇宮發生大火。
火勢蔓延到伯姬生活的樓閣,周圍的人勸她避火,伯姬卻說,婦人的禮儀,保母和傅母不在身邊,夜裡不能下堂。
然而傅母最後也沒有來,於是伯姬終於葬身火中。
伯姬憑此一死,名揚天下。諸侯們無不悲痛,相會於澶淵,同出資助喪,彷彿這是很了不得的天下大事。
但於伯姬,也許她早已盼望著這場大火,送她回家。
【先時,荀爽之女將適陰氏,爽作《女誡》一卷以教之,後,悔怒而焚燬之,書故不存。《藝文類聚。二十三》】
作者有話要說:
[1]:借鑑荀爽的《女誡》。
榆錢當食
初春的風,吹面不寒,清爽怡人。
中庭的大榆樹,有成人合抱粗,向四周伸展著枝幹,新生的小葉在枝稍簇簇成群。
陶淵明《歸園田居》裡說,“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就是指榆樹和柳樹的樹蔭大,適合乘涼,而桃李顏色鮮豔,適合觀賞。
不過,比起好幾個月後的樹蔭,荀柔眼中的,是此時掛在樹枝上的一串串的榆錢。
鮮嫩的榆錢,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嬌嫩的黃綠色,貼著樹枝生長,像掛在枝頭的一串串茸茸的、綠色的霜花,看得他眼饞。
生榆錢已經足夠鮮甜,汁水盡後,越嚼越香,當小零食吃,是不錯的選擇,若是拌上玉米麵上鍋蒸,滋味別具一格,簡單一些,直接放入滾水中抄一抄,做成鮮綠的榆錢葉片兒湯,什麼都不加,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