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5 頁)
鎮的鎮長。
書記調回縣城,在某一個局裡當副局長,排名在這個局所有副局長之前。
不明底細的人,覺得也算合理,但書記清楚,縣委書記罵歸罵,還是聽了他的意見,至少,沒讓鎮長升上去,至少,自己那個副局長很快又可以扶正,因為,那個局長還有一年就退了,這就是他排名在幾個副局長之前的潛臺詞。
或許,或許是縣委書記視察時,送的那一萬塊起了作用,副書記也搭了順風車。
至於張建中,只是一個小黨委,根本不在縣委書記考慮的範圍。
新書記到任,必不可少要找副縣長請示工作,也談到張建中的問題,副縣長說,這個同志本質還是好的,但有點不辨好壞,跟著書記幹了一些不該乾的事,說明還不夠成熟,至於怎麼安排,還是你決定吧!你是鎮委書記。
新書記摸不清他的話是真是假,在官場,不要以為領導說某某人的缺點,就是不喜歡那個人,就可以趁虛而入,有時候,他只是向外人表現一種對自己人的嚴格要求。
“我聽說,他跟你有一種特殊的關係。”新書記笑著說,“有些事,你就別瞞我了。
“什麼特殊關係?別聽風就是雨。”副縣長要趁新書記上任改變邊陲鎮對他的誤會,“本來,我見張建中是縣委辦下去的幹部,對他多少有些特殊,結果,大家以為,我喜歡他,以為我要招他當女婿,搞得我有嘴辯。你這新書記可不要輕信謠言啊!”
新書記心定了許多。要知道,新領導上任,最想換就是分管辦公室的那個人。辦公室是整個單位的中樞神經,上面的事透過辦公室中轉,下面的事透過辦公室上呈,這個人如果不是自己的人,新領導就會成瞎子聾子。既然,張建中與副縣長沒有特殊關係,動起來就沒顧慮了。
副書記升上來當鎮長,空著出一個位置,新書記考慮的是從邊陲鎮提拔一個副書記,讓大家知道,他不搞山頭,不搞小圈子,但那個被提拔的人會不感他的恩嗎?很明顯,也是聽他話的。
那個提拔上來的人,又空出一個黨委或副鎮長的位置,他就帶一個自己人過去填那個缺,這個人便用來分管辦公室,充當他的耳目。
新書記選中了原來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提拔他當副書記,空出那個副鎮長的位置,卻沒有直接讓自己的人去填,而是把張建中轉過去當副鎮長,才讓自己的人當黨委,因為,從上到下都是黨委管黨政辦。
新書記姓高。
高書記找張建中談話時很誠懇,說他是從機關下來的幹部,理論水平高,更需要積累基層經驗,更需要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因此呢!從培養他的角度考慮,讓他分管農業這一塊,當然,還要給他壓擔子兼管經濟發展總公司經理一職。
其實,那個總公司是虛的,成立沒幾天,就因為書記的倒臺停止了運作,只是縣委書記曾經肯定過,又不敢撤銷。
“年青人嘛!多幹點對自己成長有好處。”
“我服從組織安排。”
不可能不服從,不就是多跑跑農村,多走走田埂,多曬曬太陽,不用動腦筋寫那些機關八股文也許是好事,說不準哪一天還可心拿起丟了好些日子的筆寫小說。
這期間,聯絡邊陲鎮的副縣長來看過高書記,說是來給他鼓勁的,說他是自己一直關注的鎮領導幹部,現在,到他的聯絡點工作更應該責無旁貸地給予支援。
“有什麼困難?你提出來,我一定盡力。”
“這可是副縣長說的啊!大家都聽見的啊!”這是在黨政領導班子的會議上,高書記一點不客氣,說,“邊陲鎮什麼都不缺,就缺錢,說許多幹部手裡好幾個月的報銷單還沒報銷呢!”
副縣長說:“怎麼會這樣呢?前書記也太不關心幹部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